[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覆盖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804.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1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刘永亮;闫峰;王占水;刘闯;刘建伟;于洋;张宇;王玉鹏;成爽;王艳珍;陈宣宇;马忠富;台丙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52 | 分类号: | C09K17/52;C09K3/22;C09K21/14;C05G3/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130031 吉林省长春市二***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裸露土壤的绿化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覆盖物,所述有机覆盖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废料、多孔聚丙烯酸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颜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裸露土壤的绿化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园林绿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裸露土壤的解决问题。城市中裸露的土壤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刮风天气下会引起尘土飞扬,雨天则会让人泥泞难行,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针对城市绿化的有机覆盖物。
有机覆盖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可谓木材循环利用的典范。有机覆盖物源于美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是将园林有机废弃物通过收集、破碎、筛选、杀菌、腐熟、染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园林覆盖产品,铺设于树木等植物周围的土壤表面,具有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栽生长、抑制杂草、吸附扬尘、缓解PM2.5、节约水资源等多种功效。有机覆盖物改变了园林废弃物以填埋和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实现了资源再利用,极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名副其实的有机环保材料。
作为近几年国内外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绿化地表覆盖材料,有机覆盖物在不少园林项目中被采用,但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材料在性能、实用性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以果壳为原材料的覆盖物,其不易分解,保湿性能差;以松磷为原材料的覆盖物,其降解速度慢,改良土壤效果甚微;以树皮为原材料的覆盖物,其重金属吸附性能好,存在着土壤盐碱化的可能;以木质为原材料的覆盖物,其与颜料的混合性较差,不易上色。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覆盖物,其有很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可以良好地保护植物根系,改良土壤,增加施肥力;同时还可以抑制尘土,减少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此外,该有机覆盖物体系能够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提高上色性能以及可以防止土壤的板结,还可以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增添良好的景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覆盖物,所述有机覆盖物的制备原料包括废料、多孔聚丙烯酸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颜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覆盖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火山石颗粒、腐熟剂、沸石、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聚丙烯酸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惰性物质、硼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惰性物质、硼酸的重量比为(30~90):(20~60):(3~15):(0.5~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惰性分子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覆盖物包括内、中、外三层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沸石、火山石颗粒、腐熟剂;所述外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废料与颜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孔聚丙烯酸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改性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料选自绿植废弃物、木材加工厂废料、树皮、树枝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有机覆盖物的应用,所述有机覆盖物应用于生态修复、城市绿地、市政街路绿地、房地产小区、城市公园、湿地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私家花园、室内微景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山体修复、水体修复、国家公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多孔丙烯酸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沸石、山石颗粒协同作用下既可以提高有机物覆盖物体系的保温保湿效果,也可以增加体系的上色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辰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