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4954.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章;陈金秋;陈峰;王志超;杨向黎;束靖;丁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守信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品种 新品种 棉花 抗病性 棉花新品种 快速萌发 育种效率 膜覆盖 出苗 籽棉 育种 成熟 申请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克服了目前无膜棉花品种单一、抗病性差的缺点,本申请改进了育种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育种效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选育出的无膜棉花新品种能够在无膜覆盖条件下快速萌发出苗,相比起其他品种,无膜棉HC‑159成熟较早,籽棉产量最高为365.4kg/亩,对于棉花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具体说,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大国之一。我国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棉花产量因此大幅度提高,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带来了巨大效益。覆盖地膜可以增温保墒、抑制杂草、防虫防病、保水保肥,使用地膜可提高作物单产20%—30%。随着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残留地膜回收率一直偏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逐步下降。残膜污染还影响了棉花的生产和原棉质量,尤其对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质有很大影响,治理农田残膜污染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在棉花的生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为害,棉花枯、黄萎病及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叶螨、棉蚜等主要病虫害日趋严重,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虫为害可造成经济损失5-15%,如果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30%-50%的损失,喷施农药可有效地控制了棉花病虫害的为害,增加产量。但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造成了病虫害的再猖獗,增加了防治的困难。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病虫棉花新品种是控制棉花病虫害最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鲁棉研16号,原名:鲁S6145、GK30,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品种中棉所12/GK12初始系A系选育而成的棉花品种。2005年1月30日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5010。
中棉所10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75年在黑山棉一号中选出变异株黑1—23,1976年进行株行混选长绒,1977年育成株系(中23),从中选早熟长绒株,1978年决选出784509株行,比黑山棉一号表现绒长,比中23表现早熟。经过海南及所内分株混系加速繁殖,1979年参加耕作改制联合试验所内点,1980年改为区试,当年定名为中棉所10,该品种1984年通过第一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我国棉花育种工作自60年代到80年代末一直偏重于丰产性状和抗病性状的选择,多为单一抗性品种,而忽略了无膜棉的品种,为促进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无膜棉花抗病虫育种,创新出抗多种病虫害的棉花新品种,同时又摆脱对于地膜的依赖,因此,提供一种具有抗病虫的无膜棉花品种,对于棉花种植业具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关具有新型抗病虫的无膜棉花品种选育方法的现状,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克服了目前无膜棉花品种单一、抗病性差的缺点,本申请改进了育种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育种效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选育出的无膜棉花新品种能够在无膜覆盖条件下快速萌发出苗,相比起其他品种,无膜棉HC-159成熟较早,籽棉产量最高为365.4kg/亩,对于棉花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膜棉花的新品种HC-159选育方法,具体的选育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棉花亲本:对母本鲁棉研16号进行选育,对父本中棉10号进行选育。
(2)选育第一代:以鲁棉研16号为母本,以中棉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代单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守信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疆守信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