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纱线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5971.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平;赵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4 | 分类号: | B65H54/74;B65H54/28;B65H5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7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纱线 绕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纱线绕线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方的摆线机构、设于机架上的旋转机构和与旋转机构配合对线筒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旋转机构和进料机构之间的进下料机构,所述进下料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并与驱动组件相连的转动杆和沿着转动杆的外环面均匀设置的多个进料板,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相邻两个进料板之间结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筒的V形槽。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合并进料机构使其能够同时实现进料和出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缠线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自动纱线绕线机。
背景技术
纱线绕线机是生产绳之间的一道必备工序, 在纱线缠线的过程中,缠线装置对放线的线筒进行夹持并带动线筒转动以进行缠线,当缠线完成之后在将线筒拿出。
现有技术中,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608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编织物的绕线机械。其特征是该绕线机设有手动轮、手柄、手动轮轴、电动机旋钮、纱管手把、张线圈、导轮、导轮轴、轴承、箱体、升降杆、升降座、蜡座、支板、绕线管、纱管支杆、绞轴、横调整杆、横调整座等部件。
该对比文件可以实现自动缠线和手动缠线,在自动缠线时,需要实现在自动的进料、夹持、旋转和下料,以保证工作效率,现有的进料与夹持的机构沿着相互垂直的方向运动,当进料机构将线筒送到夹持的位置处时,夹持机构对线筒进行夹持,这样进料机构需要退出才能实现自动的下料,为了保证对线筒夹持稳定,进料机构上采用V形的结构对线筒进行夹持,这样进料机构在退出时需要在这个V形结构上设计较为复杂的结构以保证精确度,这样进料机构的生产就费时费力,并且花费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纱线绕线机,其通过在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之间设置进下料机构,线筒通过放到进下料机构上,而后进下料机构带动线筒转动到转动杆的上方,而后旋转机构和夹紧机构配合对线筒进行夹持并带动线筒进行转动,线筒开始收线,收线完成之后夹紧机构与旋转机构将线筒松开,进下料机构旋转带动线筒进行下落,这样能够比较简单方便地实现线筒的进料和下料,减少了工序并提高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纱线绕线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方的摆线机构、设于机架上的旋转机构和与旋转机构配合对线筒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旋转机构和进料机构之间的进下料机构,所述进下料机构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驱动组件、水平设置并与驱动组件相连的转动杆和沿着转动杆的外环面均匀设置的多个进料板,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相邻两个进料板之间结合形成用于容纳线筒的V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纱线收线时,先将线筒放到进料板一侧的V形槽内,而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杆转动并将线筒转动到转动杆的上方,夹紧机构与旋转机构配合将线筒的两端夹紧,同时旋转机构带动线筒进行旋转,纱线穿过摆线机构而后缠绕到线筒上进行收线,摆线机构带动纱线来回摆动到线筒的不同位置以进行平均收线,当线筒收卷完成之后,夹紧机构松开线筒,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旋转以带动线筒下落,同时V形槽内又可以容纳新的线筒,从而比较简单方便地实现线筒的进料和下料,减少了工序并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机构、夹紧机构和进下料机构均有两组并分别设于摆线机构的下部两侧,两组进下料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下料板,下料板的下端对应两个进料板之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下料板上能够设置多个线筒,位于下方的线筒通过重力落入到V形槽,当一个线筒转动到转动杆的上方时,另一个线筒会自动落入到另一个V形槽内,这样多个进料板之间能够容纳多个线筒,这样多个线筒都能够直接放在下料板上,下料板的进料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对应两个转动杆之间的位置处固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轴线方向分别与两个转动杆的轴线方向相同,弧形板的长度大于两个进料板外侧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5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固定效果好的电缆支架
- 下一篇:纤维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