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杆拉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6388.7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王月龙;郑皓觊;叶茂哲;叶银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0 | 分类号: | B21C1/00;B2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 铜杆 拉丝工艺 拉丝 表面清洁 拉伸模具 拉丝效果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铜杆表面 风干 金属线 拉丝机 拉丝液 水配比 退火炉 擦干 称重 穿设 拉伸 模孔 绕线 绕置 电缆 入库 清洁 检验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杆拉丝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铜杆表面进行清洁;2)将表面清洁后的铜杆穿设过拉丝机,经过拉伸模具,对铜杆拉伸,拉丝直径为0.2‑0.4mm;3)通过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800℃,退火时间为50‑70min;4)经过退火水,退火水配比采用浓度为0.5‑1.0%;5)经过退火后的拉丝风干及擦干绕置在绕线机上;6)称重检验合格,入库。该铜杆拉丝工艺简单,成本低,且通过设置拉丝液及模孔的设置提高拉丝效果,保证电缆内金属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铜杆拉丝工艺。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每组至少两跟铜丝)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铜丝通常是由铜杆拉丝而成的,故铜杆拉丝是生产电线电缆、漆包线及电子线等铜线材的必须坯料。现有技术中的拉丝工艺复杂,拉丝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杆拉丝工艺,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杆拉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铜杆表面进行清洁;2)将表面清洁后的铜杆穿设过拉丝机,经过拉伸模具,对铜杆拉伸,拉丝直径为0.2-0.4mm;3)通过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800℃,退火时间为50-70min;4)经过退火水,退火水配比采用浓度为0.5-1.0%;5)经过退火后的拉丝风干及擦干绕置在绕线机上;6)称重检验合格,入库。
所述步骤2)中所用拉伸模具的模孔依次包括入口区、工作区、定径区和出口区,其中入口区带有圆弧,且入口区导入有润滑剂。
所述的润滑剂即为拉丝液,拉丝液浓度为3-18%,温度为30-45℃,PH值为6.5-7.5。
拉丝液浓度控制为大拉15-18%,中拉7-8%,中小拉4-6%,小拉3-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拉丝工艺复杂,且拉丝效果不佳的问题,该铜杆拉丝工艺简单,成本低,且通过设置拉丝液及模孔的设置提高拉丝效果,保证电缆内金属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膜孔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口区;2、工作区;3、定径区;4、出口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可知,本发明:一种铜杆拉丝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铜杆表面进行清洁;2)将表面清洁后的铜杆穿设过拉丝机,经过拉伸模具,对铜杆拉伸,拉丝直径为0.2-0.4mm;3)通过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500-800℃,退火时间为50-70min;4)经过退火水,退火水配比采用浓度为0.5-1.0%。拉丝退火水主要起到退火后将热量带走冷却铜线作用,同时起到水封防氧化的作用;5)经过退火后的拉丝风干及擦干绕置在绕线机上;6)称重检验合格,入库。
所述步骤2)中所用拉伸模具的模孔依次包括入口区1、工作区2、定径区3和出口区4,其中入口区1带有圆弧,且入口区1导入有润滑剂。
所述的润滑剂即为拉丝液,拉丝液浓度为3-18%,温度为30-45℃,PH值为6.5-7.5。拉丝液在拉丝过程中起着润滑、冷却、清洗作用。拉丝液温度为30-45℃,避免拉丝液温度太低,拉丝液粘度较大,塔轮容易绞线,清洗性能变弱,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润滑性能,温度太高,拉丝液润滑性能变差,冷却效果不佳,以及铜线出线温度高,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的问题。PH值控制在中性左右,因为PH值太高,拉丝液碱性较强,易对模具和铜线产生腐蚀,拉丝液易分层,PH值太低,拉丝液酸性较强,影响拉丝液的稳定性,易滋生细菌造成拉丝液变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民线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结构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丝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