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移位的覆膜食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6476.7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崔晓珊;周超;赵彦伟;宋彩霞;冯相蓺;张军伟;徐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道支架 覆膜 支撑单元 高分子覆膜 植入 医疗器械领域 表面高分子 外表面设计 向下作用力 羟基磷灰石 蠕动 便于安装 超滑涂层 金属支架 柔性材料 柔性连接 食道狭窄 突起结构 相对独立 移位功能 食道 防移位 内表面 移位 可用 制备 病变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植入后移位功能的覆膜食道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覆膜食道支架由数个相对独立的支撑单元构成,支撑单元由金属支架和表面高分子覆膜构成,支撑单元之间通过高分子覆膜材料延伸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实现柔性连接。高分子覆膜外表面设计有由羟基磷灰石制成的突起结构,内表面具有超滑涂层。上述结构能够降低食道蠕动对食道支架造成的向下作用力,从而减少食道支架植入后的位移。本发明可用于食道狭窄病变,移位率较低,且便于安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移位的覆膜食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管狭窄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原因是有先天性、食道术后、食道化学性烧伤等,按照病因可分为良性狭窄、恶性狭窄。食道狭窄的最大问题是进食后食糜不能正常通过狭窄部,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由于食管癌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超过50%的患者在确认时可能已存在转移。2016年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SGE)食管支架治疗指南建议,食管支架置入是姑息性治疗恶性食管狭窄以及恶性气管—支气管或者食管瘘的最佳方案。
目前临床治疗中使用的食道支架多为镍钛合金覆膜支架,作为一种姑息疗法,治疗恶性消化道疾病。因为这类永生性的支架长期留存体内形成异物,可造成食道的慢性损伤,从而更易引起内膜增生、内层肌肉的萎缩乃至动脉瘤的形成,甚至能够造成食道再狭窄。由于这种永久性支架存在弊端,严格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食道支架多为金属材质,具有覆膜或半覆膜结构,虽然有理想的支撑力,但是组织相容性较差,覆膜表面过于光滑,顺应性差等原因容易引起置入后发生二次狭窄、支架移位、出血、穿孔和异物感,限制了食管支架得临床使用。所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以及3D打印技术在可降解食管支架领域逐渐崭头露脚,但是如何改善食道支架较高的移位率,成为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植入后移位功能的覆膜食道支架,所述覆膜食道支架由数个相对独立的支撑单元与位于支撑单元之间的柔性连接段构成。支撑单元由金属支架和高分子覆膜构成,柔性连接段仅有高分子覆膜而不具有金属支架,优点在于可通过高分子弹性材料的柔韧性化解食道蠕动带来的动力,可在食道上下蠕动中减少位移。支撑单元的高分子覆膜外表面设计有由羟基磷灰石制成的突起结构,可以增加摩擦力,若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内膜粘连,可在一定程度减少位移的发生;支撑单元内表面具有超滑涂层,优点是增加食糜的通过性。
发明内容
覆膜食道支架由数个相对独立的支撑单元构成,支撑单元之间以柔性方式连接。
所述的支撑单元可由金属支架和高分子弹性覆膜构成。
所述的支撑单元内表面具有超滑涂层,降低食糜经过支架管腔时对支架形成向下作用力。
所述的柔性连接段可由支撑单元的覆膜延申构成,也可由其它柔性材料膜或者柔性编织材料构成。
所述的高分子弹性覆膜外表面设计有由羟基磷灰石制成的突起结构,用以增加食道支架在食道内的附着力。
所述支撑单元的长度为30mm-50mm,数量为3-10个。
所述柔性连接段长度为1mm-50mm,数量为(支撑单元数-1)个。
所述柔性连接段可用于与生理狭窄部位的契合,增加防位移效果。
所述高分子覆膜、柔性连接段可带有药物。
各支撑单元表面、柔性连接段表面分别带有不同种类、不同密度的药物。
本发明食道支架可以由带有覆膜的支撑单元与不带覆膜的支撑单元交替排列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移位的覆膜食道支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