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6606.7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义;金海军;李强;王丽丽;李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石 耐热混凝土 混凝土 减水剂 早强剂 水渣 玄武岩 重晶石 陶瓷微粉 粗骨料 细骨料 制备 混凝土技术领域 聚羧酸系减水剂 耐热性 技术方案要点 粉煤灰 硅酸钠 甲酸钙 密实度 需水量 重量份 矿粉 水泥 | ||
1.一种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水泥 120-140份;
粗骨料 990-1010份;
细骨料 520-540份;
陶瓷微粉 150-170份;
矿粉 160-180份;
粉煤灰 70-90份;
早强剂 4-6份;
减水剂 3-5份;
水 160-180份;
所述水泥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粗骨料为玄武岩碎石以及重晶石碎石,所述玄武岩碎石与重晶石碎石的重量比为50:1;
所述细骨料为水渣;
所述早强剂包括甲酸钙以及硅酸钠,所述甲酸钙与硅酸钠的重量比为1:1;
所述减水剂包括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以重量份数计,将4-6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份甲基丙烯磺酸钠、0.5-0.7份马来酸酐、6-8份丙烯酰胺和25-30份水投入反应釜,加热至45℃搅拌溶解,加入1-3份三乙醇胺、0.5-1份硫酸钠、0.3-0.5份亚硝酸钠,加热至85-90℃恒温保持40-50min;然后加入10-12份过硫酸铵水溶液和3-5份丙烯酸水溶液,在2-3h滴完,保温1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40%NaOH溶液中和pH至6-8,并加水稀释至固含量为40%,即得到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碎石的粒径为5-10mm连续级配,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830kg/m3,松散堆积孔隙率为45%,松散堆积密度为156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晶石粒径为5-10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为4350kg/m3,含泥量为0.23%,泥块含量为0.18%,针片状颗粒为0%,压碎指标为21.9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渣的堆积密度为100-1250kg/m3,吸水率2-3%,孔隙率42-45%,含泥量1.0%,细度模数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微粉的粒径为1-3mm,莫氏硬度为5,含水量为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S95级矿渣粉,密度为3.0g/cm3,比表面积为415m2/kg,活性指数(7d)为80%,活性指数(28d)为96%,流动度比为97%,含水量为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比堆积密度为680 kg/m3,比表面积为3402/kg,颗粒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为12.5%,需水量比为105%,烧失量为6.2%,含水量为0.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强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5%,含固量为40%。
10.一种耐热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渣细骨料浸入水中,在20-22℃的温度下浸泡24-36h;
S2:按照比例将水泥、玄武岩碎石、水渣、矿粉、粉煤灰、早强剂、减水剂以及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S3:将混合料浇入模具中,自然养护10-20h,即得耐热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6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阻锈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晶石防辐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