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集成系统及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247.9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童勤峰;王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 |
代理公司: | 33243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扬部<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51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集成系统 折弯 托盘 视觉单元 折弯单元 自动识别 预加工 抓手 板材折弯 补偿参数 尺寸偏差 尺寸误差 形状结构 折弯板材 折弯误差 自动补偿 自动矫正 放入 后挡 减小 前挡 推送 移出 矫正 匹配 应用 自动化 采集 | ||
1.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集放入托盘中的工件的形状结构信息,判断所述工件是否为预加工的板材,若是,发出推送信号,若否,发出移出信号;
S2,根据推送信号控制抓手推送板材至预加工位置,接收分别安装在前挡指、后挡指的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感应信号,根据感应信号获取板材尺寸并进一步获取板材尺寸的偏差;根据板材尺寸的偏差匹配出补偿参数,根据补偿参数调整前挡指、后挡指的位置进而调整板材与前挡指基准面、后挡指基准面的相对位置,使板材的尺寸的偏差分摊到产品的非关键尺寸上;
或者,根据移出信号控制抓手移出工件,重复步骤S1;
S3,根据预存的折弯参数折弯板材;实时监控板材折弯时的折弯情况;根据实时折弯情况对板材进行折弯矫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步骤S1中,采集工件的形状结构信息时,对工件拍照,采集工件中的工艺孔尺寸以及工件边缘线条的线型、尺寸以判断工件是否为预加工的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步骤S2中,预存多个补偿参数,在获取板材尺寸的偏差后,再调用与该板材尺寸的偏差对应的补偿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步骤S3中,折弯参数包括板厚和折弯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自动化集成系统的折弯方法:步骤S3中,折弯情况包括实时折弯角度和实时板厚;若实时折弯角度在折弯误差范围内,则板材折弯完成;若实时折弯角度在折弯误差范围之外,根据实时折弯角度和实时板厚调整折弯压力对板材进行折弯矫正。
6.自动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觉单元,用于采集放入托盘中的工件的形状结构信息,判断所述工件是否为预加工的板材;
控制单元:
用于控制抓手推送板材至预加工位置,用于获取板材尺寸并进一步获取板材尺寸的偏差并匹配出补偿参数,根据补偿参数调整前挡指、后挡指的位置进而调整板材与前挡指基准面、后挡指基准面的相对位置,使板材的尺寸的偏差分摊到产品的非关键尺寸上;
或者,用于控制抓手将工件移出托盘;
折弯单元,用于折弯板材并对板材进行折弯矫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视觉单元包括照相机,所述照相机用于对放入托盘中的工件进行拍照,进而采集工件中的工艺孔尺寸以及工件边缘线条的线型、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预存有补偿参数,所述补偿参数与工件尺寸及工件尺寸的偏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弯单元包括上模、V型下模、前挡指和后挡指,所述前挡指和后挡指可交替作为板材折弯时的基准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下模装有用于实时监测板材折弯时的折弯角度的激光角度测量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2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合模余量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弯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