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540.5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柯凡;潘长磊;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72;C02F1/5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臭氧 微量 氧化钙 去除 水体 浓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其包括,在水体中投入0.001~0.01g/L的过氧化钙;使用纯氧发生机制作纯氧,将纯氧发生机内置在臭氧发生机内,将纯氧发生机制出的纯氧作为臭氧发生机的氧气源,制出臭氧;将所述水体通入曝气池中,通入经臭氧发生机制备的所述臭氧。本发明微量的过氧化钙能够与臭氧协同作用,实现在短时间内将水体中的氨氮降解,去除率可达99%,处理时间可短至15min,且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过氧化钙浓度可低至0.001g/L,本发明方法安全可靠,且成本极低,同时本方法可以明显降低黑臭水体的臭味,明显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化肥的使用、垃圾填埋、石化、焦化、食品和制药工业废水等都产生大量低浓度氨氮废水,地表湖水中氨氮含量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重要指标也是河道产生黑臭的主要因素,低浓度氨氮废水给水处理增加难度和成本同时影响地表水体水质对人群和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近年来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国内外环保领域的全球范围内关注。对于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去除是目前黑臭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水体中的氨氮是一种比较难去除的成分,近年来的国内外氨氮废水处理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多,其内容范围涉及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在生物方法中有硝化及藻类养殖,但是目前这种方法仅对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有效果,受制于硝化细菌和藻类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对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则会有抑制微生物生长脱氮效率不高的缺陷。另外这种处理工艺要求较为大面积的场地,且处理效率较低反应时间一般为8小时,不利于大量短时间处理。目前采用的物理方法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等,此种方法存在处理成本高昂,在大规模使用中由于高企的原材料成本而无法使用。目前的化学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氨氮吹脱法、电化学氧化、化学沉淀法。由于氨氮较为稳定的性质和较小的分子量和高可溶性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方法在一次处理之后废水中氨氮的除去效率并不理想不能达到废水排放标准,需要配合后续物理或生物方法联合处理。这样的处理工艺对设备要求高,且工艺复杂,要求一定规模基建不利于移动处理。
对于地表水体中氨氮的降解目前常见的工艺生物法处理速度较慢且仅使用低浓度水体,物理方法陈本高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现存的化学方法有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不能达标需配合其他工艺进行,综上所述,地表水体低浓度氨氮的降解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处理效率作进一步的提升以达到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其次要简化工艺复杂性,降低单位处理成本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其包括,
在水体中投入0.001~0.01g/L的过氧化钙;
使用纯氧发生机制作纯氧,将纯氧发生机内置在臭氧发生机内,将纯氧发生机制出的纯氧作为臭氧发生机的氧气源,制出臭氧;
将所述水体通入曝气池中,通入经臭氧发生机制备的所述臭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使用纯氧发生机制作纯氧,包括采用氧气流量为3L/min的纯氧发生机制作纯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利用臭氧和微量过氧化钙去除水体中低浓度氨氮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所述臭氧发生机,功率为15g/H,总功率为75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