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544.3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熊涛;谢明勇;关倩倩;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A23L19/20;A23C9/123;A23C9/13;A23C9/152;A23C19/00;A23L2/38;C12R1/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缓解 便秘 功效 鼠李糖乳 杆菌 及其 应用 | ||
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CU2217,已于2018年4月9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73,本发明采用的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能够加快小肠蠕动并具有部分通便效果,便秘小鼠在摄入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后,乙酸、丙酸、正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水平均有明显提高,短链脂肪酸总体含量增加能够降低肠道环境的pH值,结肠组织染色切片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具有修复结肠粘膜损伤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生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鼠李糖乳杆菌是近年来国外研究较多的一种益生乳酸细菌,其广泛存在于传统的发酵乳制品和人体胃肠道中。已有大量资料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益生菌领域有很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以下益生功能:(1)抗菌作用。报道称,鼠李糖乳杆菌对食物及肠道中的一些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其发酵所产生的抑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2)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的菌悬液、无细胞提取液及胞外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3)免疫调节作用。鼠李糖乳杆菌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及系统的免疫应答,并且对小鼠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也具有显著效果;(4)治疗肠道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CU2217已于2018年4月9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73。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NCU2217为活菌或灭活菌或该菌株的衍生物。
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应用为应用于食品领域,所述的食品可以是发酵果蔬、发酵乳、乳酪、含乳饮料、乳粉或其他含有该菌株或该菌株衍生物的食品中的任何一种。
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及其组合物具有缓解便秘的功效,具体包括:对洛哌丁胺诱导的便秘小鼠的粪便指标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可明显提高便秘小鼠的肠道蠕动水平,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与黏膜损伤的修复。
一株具有缓解便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应用为:鼠李糖乳杆菌以食品的形式组成组合物,发酵大宗果蔬益生菌发酵果蔬产品,包括:泡菜、饮料、浆料,无需添加香精香料、色素、酸味剂、稳定剂、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所有风味由益生菌发酵果蔬原料产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能够加快小肠蠕动并具有部分通便效果,便秘小鼠在摄入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后,乙酸、丙酸、正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水平均有明显提高,短链脂肪酸总体含量增加能够降低肠道环境的pH值,结肠组织染色切片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具有修复结肠粘膜损伤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对便秘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和pH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测试数据,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