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记物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582.9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君君;华克勤;唐晓燕;林晓静;郑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体长 编码 rna tc0101441 作为 诊断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标记 用途 | ||
一种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记物用途,所述的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试剂盒,含有检测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试剂,试剂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外泌体TC0101441,并且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内异症女性,因此,循环外泌体TC0101441可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血清及细胞上清外泌体lncRNA-TC0101441,具体来说是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在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记物和在诊断试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具有侵袭性,雌激素依赖性的疾病,以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存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为特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在全球范围内10%-15%的生育年龄女性约有超过7000万人受到内异症的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轻度病变可有器官表面的微小病灶,重度病变可导致盆腔脏器肠管、膀胱、输尿管的广泛性粘连。
对于早期病变疼痛明显的内异症患者或者晚期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患者,腹腔镜检查作为一种有创的诊断方式并不实用。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存在延迟现象,有报道称在患有疼痛和不孕症状的妇女中内异症诊断的延迟时间分别为6年和3年。因此,积极探索一种无创性鉴别内异症的生物标志物会降低手术风险,有助于监测内异症的病情进展,促进早期内异症的诊断、干预和治疗。
目前在生物标志物中,组织标志物存在标本采集、无法连续监测和随访等诸多限制,不利于临床开展和推广应用。现有的外周血标志物如CA125等特异性差,不足以早期诊断内异症。最近,基于液态活检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受到重视。液态活检三大来源主要是:循环肿瘤 DNA、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外泌体,是细胞外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是30-150nm膜结合分泌囊泡,容易从各种生物体液中分离。外泌体存在于血液、尿液、腹水等人体大多数体液中。外泌体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及遗传物质如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等。外泌体的稳定性极高,在各种冷冻冷藏和解冻条件下都可保存长达数年,含量也极为丰富,每毫升血浆中就含有10^8-13个外泌体。这些优点赋予了外泌体成为新型标志物的可能性。目前认为,循环血液中的各种RNA是由相关外泌体释放而来,同时也正是由于外泌体的保护,使循环血液中的各种RNA免遭降解。因此,基于液态活检技术探寻外泌体来源的特异性RNA分子,或能为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带来新的契机。
在外泌体的运载成分中,lncRNA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作为功能性lncRNA的运输载体,诱导受体细胞内的表型改变,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能成为肿瘤诊断,预后预测的潜在标志物。然而在内异症中,国内外均未见外泌体lncRNA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记物用途,所述的这种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用途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物标记物用途,所述的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基因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