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9871.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长江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K9/0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挫伤 治疗 外用药 制备 桃仁 栀子 当归 乳香 研磨 鸡蛋清 质量份 称取 川芎 大黄 糊状 目筛 外用 药粉 白酒 备用 药材 | ||
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按质量份数称取川芎13~30份、当归10~15份、栀子5~10份、乳香20~40份、大黄20~40份、桃仁40~60份;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过100目筛后混合备用;用鸡蛋清或白酒将所得药粉调制成糊状即可。本发明的外用药用于治疗扭挫伤疗效显著、见效快、治疗费用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四肢扭挫伤后肿胀疼痛、尤其是腱鞘炎及肌腱炎患者扭挫伤后肿胀疼痛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肢扭挫伤是十分常见的伤病,四肢严重扭挫伤后的肿胀疼痛、特别是腱鞘炎及肌腱炎患者扭挫伤后的肿胀疼痛通常十分剧烈,使伤者十分痛苦。现有的治疗方法通常为外包中草药、向患处喷施雾化药剂、内服对症药物、理疗等。喷施雾化药剂只能暂缓疼痛,药效不能持久。内服药物通常只能起到辅助消炎作用,作用效果有限。理疗只能作为辅助康复手段,不能起到快速的治疗效果。外包中草药的效果因采用药材及药方不同,效果各异,但普遍疗效慢,治疗周期长,伤处恢复慢,给伤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见效快、治疗费用低廉的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按质量份数称取川芎13~30份、当归10~15份、栀子5~10份、乳香20~40份、大黄20~40份、桃仁40~60份;
(2)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过100目筛后混合备用;
(3)用鸡蛋清或白酒将步骤(2)所得药粉调制成糊状即可。
本发明的药方中,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消肿止痛的功效,乳香具有消炎防腐、消肿生肌的功效,大黄具有解毒消痈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诸药合理配伍,相得益彰,具有快速消炎消肿的作用。
本发明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制备方法简单,药物生产成本低,药效突出,见效快,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称取川芎18份、当归10份、栀子10份、乳香30份、大黄30份、桃仁40份;
(2)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过100目筛后混合备用;
(3)用鸡蛋清将步骤(2)所得药粉调制成糊状,敷于伤者伤患处,敷药厚度5公分,敷药12小时后取下。较轻的新伤敷药1~2次即可治愈。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称取川芎30份、当归15份、栀子5份、乳香40份、大黄20份、桃仁50份;
(2)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过100目筛后混合备用;
(3)用75°白酒将步骤(2)所得药粉调制成糊状敷于伤者伤患处,敷药厚度5公分左右,敷药12小时后取下。陈旧性损伤以及较重的伤者敷药3~4次可愈。敷药后5~7天,受伤部位皮肤青紫即可消除。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扭挫伤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称取川芎13份、当归12份、栀子8份、乳香20份、大黄40份、桃仁60份;
(2)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过100目筛后混合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长江,未经吴长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9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医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