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1254.4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巫俊峰;黄立群;李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8 | 分类号: | H01B7/38;H01B7/30;H01B7/17;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导电性 包覆块 回收 电缆 外护套 包覆 绝缘层 包覆层 防水层 缆芯 机械性能 电缆技术领域 绝缘层外表面 导电性能 耐磨橡胶 边缘处 承重层 储液囊 磁粉层 屏蔽层 填充层 重量轻 线芯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该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线芯、绝缘层和防水层,绝缘层包覆在线芯外侧,防水层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包覆层,包覆层由三块包覆块组成,包覆块靠近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储液囊,每块包覆块由内而外依次为磁粉层、屏蔽层、填充层和承重层;外护套,外护套包覆在三块包覆块外侧,外护套由耐磨橡胶制成。该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结构简单,重量轻、损耗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回收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电线电缆的身影,如家庭、宾馆用的布电线、宽带接入线、电力部门敷设的电力电缆、架空电缆等,电线电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行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二大产业。随着生活的日益发展,各种电力系统及电器的更新淘汰,每年都将产生大量的废电缆线,废电缆线主要组成部分含铜、铝、塑料、橡胶等,都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大量废弃的电缆线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严重污染人们的生活环境。
电缆由内而外可分为由电缆线和绝缘层组成的缆芯、包覆层和外护套。随着人们对电缆性能要求的提高,包覆层的厚度及性能不断提升,造成回收电缆线芯的难度越来越大。现在多通过切割的方式破坏包覆层回收电缆线芯,然而,该种方法效率较低,易损伤缆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来解决回收缆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包括:
缆芯,缆芯包括线芯、绝缘层和防水层,绝缘层包覆在线芯外侧,防水层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
包覆层,包覆层由三块包覆块组成,包覆块靠近外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储液囊,每块包覆块由内而外依次为磁粉层、屏蔽层、填充层和承重层;
外护套,外护套包覆在三块包覆块外侧,外护套由耐磨橡胶制成。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包覆块通过挤压压合在一起形成包覆层。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储液囊为密封式空腔。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储液囊内储存有润滑油。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磁粉层由磁粉和聚乙烯按照重量份数比1:2混合而成。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屏蔽层为金属屏蔽层。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填充层填充物为再生聚烯烃塑料。
所述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将包覆层分成三个包覆块,在回收时只需剥开外护套,通过储液囊内的润滑油即可剥离包覆层,无需切割或焚烧,回收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包覆块内设置有由磁粉和聚乙烯组成的磁粉层,使得电缆达到既不破坏绝缘层的绝缘性能又不破坏导体屏蔽层防止气隙放电的作用,磁粉层的设置使得电缆的集肤效应因子较小,降低了电缆的交流电阻,此外,磁粉的高绝缘性,不存在磁粉的尖端放电现象,磁粉层增加了电缆的绝缘厚度,使得击穿电压变大,由于单位长度电容值比传统电力电缆小,因此,电容电流比传统的电力电缆减小10~20%,导电性好,可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金属屏蔽层和承重层,可有效提升电缆的屏蔽性能和机械性能。该种高导电性易回收电缆,结构简单,重量轻、损耗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回收成本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包覆块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