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1270.3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年;张亮;张莹莹;时伟;凌贤长;涂志斌;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8 | 分类号: | G01N3/38;G01N3/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湿 循环 作用 电化学 改良 体力 特性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系统、电解系统、干湿度控制系统、应力施加系统以及应力应变监测系统;
所述剪切系统包括底座(32)和设置在底座(32)上的钢制框架(3),钢制框架(3)的顶部设置有一轴压加载板(33),轴压加载板(33)通过轴压螺栓(17)与钢制框架(3)相连;底座(32)上设置有一圆柱形剪切盒(6),剪切盒(6)的顶部设置有端盖,剪切盒(6)内设置有土样,所述剪切盒(6)包括上段剪切盒、中段剪切盒和下段剪切盒;上段剪切盒和下段剪切盒分别对应的通过第一刚性触手(20)和第二刚性触手(11)与钢制框架(3)固定连接,中段剪切盒与一变频电机(24)相连,实现往返剪切运动;
所述电解系统包括变压电源(13)、电解液循环端(12)、设置在土样上部的阳极电极(15)以及设置在土样下部的阴极电极(10),阳极电极(15)与变压电源(13)正极相连,阴极电极(10)与变压电源(13)的负极相连;阳极电极(15)和阴极电极(10)均采用石墨材质,且阳极电极(15)和阴极电极(10)均为双层结构,阳极电极(15)的中间夹层内设置有阳极离子交换管(16),阴极电极(10)的中间夹层内设置有阴极离子交换管(9),阳极离子交换管(16)和阴极离子交换管(9)均与电解液循环端(12)相连,且阳极离子交换管(16)和阴极离子交换管(9)通过阳离子浓度测试管(8)相连,阳离子浓度测试管(8)为U型管,U型管内设置有半透膜,以判断电解的程度;
所述干湿度控制系统包括蒸汽加湿管(4)、涡轮加压装置(26)、热空气发生装置(27)、超声波蒸汽发生装置(28)以及加热线圈(31)和线圈温度数显控制装置(14),所述蒸汽加湿管(4)设置在剪切盒(6)的轴心处,且在蒸汽加湿管(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加湿孔,蒸汽加湿管(4)通过蒸汽导管(19)与涡轮加压装置(26)相连,涡轮加压装置(26)与热空气发生装置(27)和超声波蒸汽发生装置(28)相连;所述加热线圈(31)设置在剪切盒(6)的底面上,加热线圈(31)与线圈温度数显控制装置(14)相连;
所述应力施加系统包括轴压加载板(33)、轴压螺栓(17)和弹簧组件(2);所述弹簧组件(2)设置在轴压加载板(33)与剪切盒(6)之间,通过调节轴压螺栓(17),实现弹簧组件(2)提供法向恒刚度加载;
所述应力应变系统包括压力数显装置(23)、第一压力传感器(18)、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18)、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压力数显装置(23)相连,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8)设置在弹簧组件(2)与剪切盒(6)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刚性触手(20)与钢制框架(3)之间,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刚性触手(11)与钢制框架(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电机(24)与一电机数控显示系统(30)电连接,变频电机(24)的输出轴与一齿轮相连,沿中段剪切盒侧壁的圆周方向设置有齿纹圈,所述齿纹圈与齿轮啮合,通过变频电机(24)带动中段剪切盒进行不同速率的往返剪切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盒(6)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竖直挡板(5),以防止剪切运动时土样与剪切盒(6)产生相对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离子交换管(16)和阴极离子交换管(9)采用内外双层结构设计,内层为纤维增强两性离子交换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剪切盒的侧壁上设置有亚克力材质的透明窗口(7),透明窗口(7)的外侧设置有电镜(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循环作用下电化学改良土体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离子交换管(16)和阴极离子交换管(9)采用螺旋形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2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试验机
- 下一篇:基于渗透压力模拟的岩体抗剪强度测试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