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1493.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程;林越;刘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矽典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仲崇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变化 摔倒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 目标物理 人体检测 接收回波信号 随身携带设备 天线阵列模块 发射信号 回波信号 技术检测 技术效果 人体摔倒 异常状况 场景 发现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毫米波雷达天线阵列模块发射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处理所述回波信号得到各时刻的目标物理信息,所述目标物理信息包括目标高度;根据各时刻得到的目标高度来获得目标高度变化速度;若所述目标高度低于第一高度阈值且所述目标高度变化速度高于高度变化速度阈值,判断所述目标摔倒。本发明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检测人体是否摔倒,解决了在某些场景中人体出现异常状况而摔倒,但因不易发现而错过抢救时间的问题,实现了人体摔倒发现及时、准确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实施例的方法为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随身携带设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口不断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一些独居的老人,子女为生活忙于奔波无暇照顾他们,一个人在家若发生危险如摔倒很难被人及时发现。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相关的产品及技术,但都要求使用者必须随身携带。比如申请号为20152052282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摔倒定位报警智能腕带,通过将摔倒定位装置如加速度采集芯片镶嵌在腕带内,再通过通信模块实现对老人摔倒情况向外发布。该技术要求老人必须随身携带,因此在老人忘记佩戴或是不适合佩戴该智能腕带的情况下得不到保障。
毫米波雷达工作在毫米波段。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频段(波长为1~10mm)。毫米波导引头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空间分辨率高、抗干扰等优点,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技术、射电天文学和波谱学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毫米波雷达多用在安检领域或汽车雷达领域。例如申请号为201110335134.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就是一种人体安检系统结合频分和空分技术避免对向外辐射干扰的扫描方法。再如申请号为201210059717.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就是智能车载防撞毫米波雷达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个人因摔倒没有被发现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问题,实现了及时发现危险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毫米波雷达天线阵列模块发射信号并接收回波信号;
处理所述回波信号得到各时刻的目标物理信息,所述目标物理信息包括目标高度;
根据各时刻得到的目标高度来获得目标高度变化速度;
若所述目标高度低于第一高度阈值且所述目标高度变化速度高于高度变化速度阈值,判断所述目标摔倒。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目标高度高于第一高度阈值而低于第二高度阈值,且目标高度变化速度小于高度变化速度阈值,判断所述目标的状态为坐着或半蹲着。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目标高度高于第二高度阈值且目标高度变化速度小于高度变化速度阈值,判断所述目标的状态为直立。
优选的,所述目标物理信息还包括目标位置,当所述目标高度高于第二高度阈值且目标高度变化速度小于高度变化速度阈值,且目标位置变化时,判断所述目标为行走。
优选的,当判断所述目标摔倒时,发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人体检测装置,包括:
毫米波雷达天线阵列模块,用于持续发射信号和接收回波信息;
信号处理模块,与毫米波雷达天线阵列模块相连,用于处理回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矽典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矽典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4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鸟类活动监测方法
- 下一篇:行为状态检测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