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1736.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张健;康晓东;杨光;赵文森;王全;王旭东;薛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体积 测定 油藏 自发 渗吸驱油 效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箱体、漏斗型容器、水中含油分析仪和计算机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含水的所述漏斗型容器,所述漏斗型容器内放置有岩心;位于所述漏斗型容器两侧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用于探测所述漏斗型容器中水中含油率,并将测定结果传输至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所述计算机系统,由所述计算机系统采用算术平均值算出水中含油率平均值。本发明避免了传统体积法的实验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针对水湿低渗透油藏自发渗吸现象进行的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自发渗吸(简称自吸)是多孔介质在毛细管力驱动下自发地吸入某种润湿液体的过程,它是毛管压力作用下的一种常见现象。水湿低渗油藏中通常裂缝发育,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首先沿裂缝推进,裂缝中的水靠自吸作用将原油从基质中驱替出来。随着低渗油藏的大量开发与应用,渗吸作为低渗油藏的一个重要开采机理而备受关注。
在前人的渗吸实验研究中,都是直接或者间接采用体积法进行自然渗吸实验研究,常用的体积法,只测量到渗出并已脱离岩样的油量,没有测定溶解于水中的油珠的体积,其测定的自发渗吸驱油效率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常规的体积法误差很大,数据不能反应真实渗吸过程与渗吸驱油结果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及方法,其有效弥补了体积法的误差,对研究低渗透油藏自吸现象有深刻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箱体、漏斗型容器、水中含油分析仪和计算机系统;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含水的所述漏斗型容器,所述漏斗型容器内放置有岩心;位于所述漏斗型容器两侧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用于探测所述漏斗型容器中水中含油率,并将测定结果传输至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所述计算机系统,由所述计算机系统采用算术平均值算出水中含油率平均值。
进一步,还包括磨砂密封盖、托板和升降装置;所述磨砂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漏斗型容器底部,所述磨砂密封盖设置在所述托板上部;位于所述托板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加热控温装置,所述加热控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控温装置包括恒温控制器、发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测定的所述箱体内温度传输至所述恒温控制器,所述恒温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实验温度控制所述发热装置工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漏斗型容器两侧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有具塞装置,四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分别经过相应的所述具塞装置探测漏斗型容器内水中含油率。
进一步,四个所述水中含油分析仪都采用插入式水中含油分析仪。
进一步,位于所述漏斗型容器上部设置有细管结构的刻度管。
进一步,位于所述箱体底部四个顶角处均设置有减震机构。
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改进体积法测定水湿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率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岩心进行自发渗吸过程,计算出岩心被驱替出的油的体积,假设油水两相均为刚性流体;2)计算出自渗吸驱油效率:自渗吸驱油效率等于驱除的油的体积与原油密度的乘积除以岩心饱和油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岩心被驱替出的油的体积包括肉眼观测到的漏斗型容器刻度管处油的体积及肉眼观测不到的水中含油的体积,水中含油体积等于水中含油率乘以水的体积;水中含油率采用插入式水中含油分析仪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