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馈电方便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1998.6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虞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1/38;H01Q13/1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天线 介质基板 馈电端口 突出部 馈电 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 辐射缝隙 板体 标签芯片 固定设置 一体连接 制造成本 阻抗匹配 左右两侧 镂空 上端 板体件 配套的 下端 相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电方便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和贴片天线。介质基板为长方形的板体件。贴片天线包括本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本体整体为呈长方形的板体。本体的左右向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的长方形的辐射缝隙。本体的左右向的中间位置的下端设有馈电端口,馈电端口的上端与辐射缝隙相通,且所述的馈电端口设置在贴片天线的中点。第一、第二突出部均为长方形的板体,分设在本体的左右两侧下部且与本体一体连接。贴片天线居中固定设置在介质基板的前端面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适用面广且使用时馈电方便、能够方便地与配套的标签芯片实现良好阻抗匹配。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513892X、申请日为2015年8月20日、发明名称为“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
背景技术
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技术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第四代自动识别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开始兴起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门新技术,它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准确率高、识别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可穿透非金属材料、运用范围广等特点。它是为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而对物体的属性、状态、编号等特征数据进行自动采集所推出的一种全新管理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人员、动物、物品等方面的身份自动识别。因而UHF RFID系统的发展是当前RFID系统发展的重点。
典型的UHF RFID系统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应用系统。其中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芯片组成。标签天线主要是接收读写器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并转化为能量,并将获得的能量为标签芯片供电。在UHF RFID系统中,标签天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在电子标签领域中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对标签天线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有了各种各样功能迥异的天线类型。
当前我国超高频电子标签工作频率为860MHz~960MHz,采用的工作方式为电磁波传播耦合。读写器天线为标签提供射频能量,标签天线接收射频能量并将标签的电子编码信息通过反向散射调制的方式发送给读写器。标签工作在读写器天线的远场,最大读取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值为3~8m,最大可达10m。可见读写距离主要由标签天线反向散射信号的功率强度决定。因此,标签天线的设计十分重要。标签天线设计的挑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标签天线较小的外形尺寸,二是天线增益,三是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之间的阻抗匹配,这3点决定了标签天线的性能优劣。
目前,一些常见的标签天线如折叠型偶极天线、V 型偶极天线、倒F 型天线和分形天线等,这些天线的轮廓外形大都是半波振子的变形,长度大约为波长的一半,体形显得稍大,阻抗匹配不容易也不方便,而且它们的带宽狭窄,难于集成,因此不利于RFID 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适用面广且使用时能够方便地与配套的标签芯片实现良好阻抗匹配且易于实现低或极低副瓣的馈电方便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馈电方便的超高频电子标签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和贴片天线;其结构特点是:
上述的介质基板为长方形的板体件;贴片天线包括本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
本体整体为呈长方形的板体。本体的左右向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的长方形的辐射缝隙。本体的左右向的中间位置的下端设有开口,作为馈电端口,馈电端口的上端与辐射缝隙相通,且所述的馈电端口设置在贴片天线的中点。
第一突出部为长方形的板体。第一突出部由其上侧的短边与本体的下端长边的左部一体连接,且第一突出部的左侧长边与本体的左侧短边处于同一直线上。
第二突出部为长方形的板体。第二突出部由其上侧的短边与本体的下端长边的右部一体连接,且第二突出部的右侧长边与本体的右侧短边处于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