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铜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2155.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谷猛;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B22F1/05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将亚铜盐或二价铜盐、聚合物分散剂、红磷与含水的溶剂进行混料处理,获得第一混合物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置于反应容器中加热反应,获得表面包覆有聚合物分散剂的磷化亚铜;
在还原气氛下,对获得的所述磷化亚铜进行还原处理,得到纳米铜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的溶剂为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去离子水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00~200℃,反应时间为5~24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处理的温度为400~800℃,时间为0.5~10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铜盐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硫酸亚铜、碘化亚铜中的任一种,或所述二价铜盐为氧化铜、氯化铜、硝酸铜、氢氧化铜中的任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摩尔比,所述亚铜盐或二价铜盐与红磷的投料比例为1:1~1: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氛的气体为氢气、甲烷、乙炔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反应容器为高压反应釜。
9.一种纳米铜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颗粒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制备。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铜颗粒在抗菌塑料、燃料电池、催化剂、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2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