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2311.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丽;解明华;易卜拉欣·纳塞尔·艾哈迈德;王路明;侯贵华;关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9/42;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酶 复合催化剂 金属有机框架 制备 醋酸钠缓冲溶液 制备方法和应用 醋酸 催化纤维素 催化活性 冻干粉末 回收利用 搅拌反应 水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催化剂是以Zr基MOFs材料作为载体,将纤维素酶负载在其表面得到,所述Zr基MOFs材料为UiO‑66或UiO‑66‑NH2。其制备方法是将纤维素酶冻干粉末加至Zr基MOFs材料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后搅拌反应得到。本发明的复合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纤维素水解,不仅稳定性远高于单一纤维素酶,而且可实现多次回收利用,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酶能够催化断裂纤维素中的β-(1-4)糖苷键,是生物能源转化利用等生化精炼行业的重要催化剂。虽然纤维素酶能够高效水解纤维素,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生物质乙醇行业的大规模应用,然而其脆弱的蛋白质本质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面临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例如pH波动、高温及、化学试剂等,纤维素酶非常容易失去活性,即便在严格的低温环境下储存,纤维素酶也在不可逆的逐渐失活。此外,单一纤维素酶在应用时为均相环境,其回收再利用几乎难以实现,这也对未来的大规模应用提出了更高的成本要求。虽然纤维素酶本身的水解活性足以成为未来生物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担当,然而脆弱的特性成为其商业应用的坚实壁垒。开发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构建基于纤维素酶的复合稳定催化体系,全面提升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及可回收利用性,以满足经济性和稳定性的需求,这对于未来生物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负载法是经过众多研究证明的高效酶修饰法,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或者化学键合手段将酶与特定载体结合,利用载体为酶提供保护,以获得高稳定性的复合酶催化体系。化学键合法能够牢固的将酶与载体结合,但在合成过程中酶首先就要经受化学试剂的侵蚀,活性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化学键合法的操作复杂,难以适应大规模应用对方法简易操作性的需求。相反地,物理负载法操作及其简便,负载量中等,同样可以为酶提供稳定性保护支持,而且其可逆的吸附作用为特定蛋白质结构的展开和折叠提供了可能,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表现出优于化学负载法的效果。物理负载法的限制在于寻找合适的载体,以满足稳定性及催化活性的多重要求。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过去二十年里冉冉升起的明星材料,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骨架结构,孔隙率和功能性均可以进行人为目标调控,结合其高度结晶化的本质,在催化、传感及光电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被报道的MOFs材料中,基于Zr基无机节点的MOFs材料以其超高的孔隙率、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Zr基MOFs材料的热稳定性高达500℃以上,在常见的各类有机、无机溶剂中均不溶解,在pH值=1-11的超广范围内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合成方法简单高效,适宜大规模操作,并可以通过成熟的纳米化策略方便地从纳米到毫米尺度精准调控材料的粒径尺度。此外,系统可替换的功能配体单元为Zr基MOFs材料的多功能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Zr基MOFs材料可以作为负载纤维素酶的潜在有效载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单一纤维素酶所存在的低稳定性和不可回收利用性,提供一种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是以Zr基MOFs材料作为载体,将纤维素酶负载在其表面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Zr基MOFs材料为UiO-66或UiO-66-NH2。
上述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Zr基MOFs材料;
步骤2,将Zr基MOFs材料加至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纤维素酶冻干粉末,继续搅拌反应12h,得到含有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的反应液;
步骤3,将步骤2的反应液离心,底部的产品先后分别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和蒸馏水洗涤,晾干,得到纤维素酶-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2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