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3370.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亮才;郑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海维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92 | 分类号: | B29C48/92;B29K23/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高炜丽 |
地址: | 643020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壁厚 均匀度 管材 达标 开机 偏离 常规检查 调试阶段 冷却定型 手动状态 自动状态 检测管 可切换 减小 停机 切割 调试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本发明在开机前经过常规检查,便可开机进行试调试阶段,将米重控制系统切换为手动状态,减小停机难度,管材初步冷却定型后进行切割检测,检测管壁厚是否均匀,如均匀度不达标继续试调试,如均匀度达标便可切换为自动状态进行连续生产,从而避免因疏忽而造成管材不达标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管材应用领域中,塑料管材正在稳步发展,给水、供汽、排污应用等方面已逐步代替了传统的铸铁管和水泥管。PE、PVC、PPR等管材在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PE管材更是一枝独秀,其独特的柔韧性、耐腐蚀性、无污染、重量轻、安装快、成本低及寿命长等优点是替代传统管材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的PE塑料管生产工艺大致包括控温、挤出、定型冷却、管材牵引、管材印色喷码、管材切割、管材入库几大步骤,将原料加入挤出机或共混机里进行混合,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将原料进行挤塑并连续生产,这种常规的生产方式缺少开机调试阶段,工作人员只是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按照规定参数输入后便开始连续生产,一旦出现塑料管壁厚不均或者管壁偏离的现象,系统停机缓慢,同时连续生产这种不合格的管材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该控制工艺通过增加手动调试阶段,检测管壁厚是否达标后才进行连续生产,可避免出现不达标管材而造成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机前检查:检查各系统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挤出机的口模、芯棒及定径套是否安装到位,测量口模和芯棒之间的间隙,控制口模与芯棒之间的间隙为0.2~0.3mm;
S2、同轴度检测:检测挤出机的成型模具与真空定型箱的同轴度,同轴度不超过3μm;
S3、初次调试:开启米重控制系统,切换为手动状态,并输入挤出量、螺杆转速、牵引速度参数,调整挤出机每个功能区的温度,开始挤出,挤出机启动后开启共挤机,挤出色带并对管坯进行印色;
S4、管坯牵引:将牵引管与管坯进行粘接,开启水泵对管材进行冷却,管材牵引出定径套后开启真空泵,进行真空定型;
S5、锯口测量:将管材牵引至切割机处,在管材管口处锯开一个轴向开口,暂停米重控制系统,测量轴向开口任意一侧的管壁上至少三处的壁厚,得到壁厚均匀度;
S6、判断壁厚偏离量:如壁厚均匀度不达标,重新调试米重控制系统,重复S3~S6,如壁厚均匀度达标,采用胶带将管材上的轴向开口处进行包覆密封,将米重控制系统切换为自动状态。
进一步地,S1中,检查挤出机中各个电气控制元件及机械传动部件是否正常,检查冷却定型箱中真空泵、水泵、传动机构是否正常,并清理过滤网和喷头,检查牵引机和切割机是否运行正常。
进一步地,S3中,控制挤出机中固体输送区温度范围为125℃~135℃;物料塑化区的温度范围为185℃~195℃;熔体输送区温度范围为165℃~180℃。
本发明通过增加初次调试阶段,将米重控制系统切换为手动状态,可避免自动状态下停机困难,并且在初次调试中检测管壁厚均匀度是否达标,达标后才能进行连续生产,从而能避免生产大量不达标管材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米重控制系统的PE塑料管壁厚偏离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海维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海维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