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栅收卷防干涉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3659.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幸华;黎少伟;李政文;何可立;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赵玉乾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栅收卷防 干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板栅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板栅收卷防干涉的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安装在基座的一侧,第二支撑杆安装在基座的另一侧,第一支撑杆上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加速机构,第一收卷辊通过第一连杆与加速机构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收卷辊,第一转轴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收卷辊通过第二连杆与加速机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与第一转轴同轴线,第一收卷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卷辊的直径。本发明通过采用大小辊的方式,避免收卷过程中多个板栅带之间相互干涉,使得多个板栅带收卷比较整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板栅收卷防干涉的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板栅是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占蓄电池总质量的25%左右,主要作用有:一是支撑活性物质,充当活性物质载体。二是传导和汇集电流,使电流均匀分布在活性物质上。板栅如同骨架一样,可以用于支撑活性物质形成电极,可见板栅在蓄电池整个制作过程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上述板栅重量大,对硫酸的耐腐蚀性差,电池使用寿命短,并且铅的污染严重破坏生态,所以国家在将其逐步淘汰,并研制出一种复合网式板栅,其使用碳纤维同轴复合锌丝(即将锌合金均匀包覆在碳纤维芯线的表面形成的复合材料)编织而成,不仅质量轻,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复合网式板栅包括复合线和热熔线,首先通过复合线编织成网式结构,然后根据设定的宽度沿经线划分为若干条板栅带,每条板栅带两侧的边沿均编织热熔线,避免复合网式板栅的经线和纬线松散或脱离。编织完成后,需要对热熔线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并对每条板栅带的两侧进行锁边,锁边完成后会沿着相邻两个热熔线之间对复合网式板栅进行切割,使其切割形成多条板栅带,为了避免板栅带的两侧松脱,板栅带的两侧会多出一部分复合线,使板栅带的锁边效果更好,然后对该两条板栅带进行收卷。但是,该收卷环节中采用一个收卷辊对多条板栅带进行收卷,收卷过程中多个板栅带之间的间隙很小,如果在传送过程中,板栅带有小角度的偏移,板栅带之间容易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况,使得多个板栅带收卷杂乱或不整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板栅收卷防干涉的装置,通过采用大小辊的方式,避免收卷过程中多个板栅带之间相互干涉,使得多个板栅带收卷比较整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板栅收卷防干涉的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安装在基座的一侧,第二支撑杆安装在基座的另一侧,第一支撑杆上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辊,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加速机构,第一收卷辊通过第一连杆与加速机构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收卷辊,第一转轴的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收卷辊通过第二连杆与加速机构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与第一转轴同轴线,第一收卷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卷辊的直径。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将现有的收卷辊分为两部分,且第一收卷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卷辊的直径,将切割完成后的两个板栅带分别缠绕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上,利用两个收卷辊之间的直径差,从而使得两个板栅带竖向方向错开,避免两个板栅带之间相互干涉的情况,使得两个板栅带收卷的比较规整。
2、本发明中两个板栅带分别通过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进行收卷,由于第一收卷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收卷辊的直径,为此,设置加速机构,并且通过调节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之间的传动比,可以使得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同一时间收卷的板栅长度一致,避免对切割后的板栅带收卷不同步导致板栅带受到的收卷力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倬粤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传送网OTN的色散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