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5493.7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双;戴波;李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三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器 左前门 导通检测 塑胶壳体 装配工艺 防错 检测 通电 汽车 电机安装 动作检测 零件组装 模拟操作 整体装配 金属片 联动体 去毛刺 塑胶壳 体内部 装配 组装 优化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闭锁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工艺,本发明依次通过下塑胶壳体内部零件组装、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组装、联动体金属片安装、电机安装、去毛刺、通电导通检测以及防错检测及模拟操作动作检测,从而使整体装配效率高,通过通电导通检测以及防错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效果,优化每道工序,从而保证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闭锁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左前门闭锁器包括有上塑胶壳体、下塑胶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注塑成型的导电片,上塑胶壳体与下塑胶壳体之间装置有三个齿轮、与其中一齿轮啮合的齿条、与齿条配合连接的保险拉杆,下塑胶壳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电机的联动体金属片。由于下塑胶壳体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组装上述结构时,需要分多道工序进行装配,在装配后,需要进行通电检测和防错检测,来保证汽车左前门闭锁器装配成型后的质量。现有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和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多道工序的测试,故测试效率较低,多道工序测试,出错率较高,故测试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工艺,其具有装配效率高,能有效提高检测效果,从而保证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质量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汽车左前门闭锁器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下塑胶壳体内部零件组装,将齿条、保险拉杆、齿轮通过人工装置在下塑胶壳体的内部空腔内,并将上塑胶壳体配合盖在下塑胶壳体上;
b、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组装,将组装好齿条、保险拉杆、齿轮的下塑胶壳体和上塑胶壳体放置在压装机的相应模座内,之后驱动气缸驱动下压头下压将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紧密压装;
c、联动体金属片安装,将压装好的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翻转,使下塑胶壳体底端的金属片朝上并放置在压装机上,之后将塑胶底座放置在金属片中部的孔内,之后将底盖盖在对应于金属片的上端,通过驱动气缸驱动下压头下压将底盖与下塑胶壳体压紧连接,最后将状态传动齿轮一端穿过底盖的孔与所述塑胶底座连接;
d、电机安装,所述下塑胶壳体上对应所述金属片的反面设有用于装置电机的装置腔,先将上一工序的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正面放置在压装机的相应模座内,之后将带壳体的电机放置在装置腔内,最后驱动气缸驱动下压头下压将电机与下塑胶壳体压装连接;
e、去毛刺,对各个压装连接处进行去毛刺操作;
f、通电导通检测,通过将导通仪器引出的接口与导电片插入连接,通过导通仪器显示通电情况;
g、防错检测及模拟操作动作检测,通过防错检测及模拟操作动作检测设备,分别同时进行各个部件的压装防错检测和模拟操作动作检测,检测的数据通过显示屏计算和显示出良品与不良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在安装前将下塑胶壳体上齿条、保险拉杆、齿轮安装位置进行涂油,之后依顺序先安装齿条,之后将保险拉杆安装连接在齿条的一侧,再安装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齿轮和过渡齿轮,最后在齿条与过渡齿轮之间安装第三齿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放置塑胶底座之前,先对金属片和金属片与下塑胶壳体之间区域进行去毛刺。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在电机与下塑胶壳体压装连接之前,先需要将电机装置在电机壳体内,之后电机和电机壳体整体与下塑胶壳体压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在通电导通检测之前,需要将压装好的上塑胶壳体和下塑胶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三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三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5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雾霾环境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频器対拖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