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以及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6152.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7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胤駩;吴有章;田运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8 | 分类号: | H01L33/58;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以及 背光 模块 | ||
一种发光装置以及背光模块。发光装置包含电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光学透明胶以及可透光膜片。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的一表面上。光学透明胶设置于电路板的所述表面,并且覆盖发光二极管。可透光膜片设置于光学透明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且可透光膜片的硬度大于光学透明胶的硬度。
技术领域
本揭示是关于一种薄型发光装置以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直下式LED背光模块中,每个LED会搭配一透镜,加上透镜与上方的扩散板之间存有混光距离,使得LED背光模块设计无法进一步降低厚度,为追求显示器薄型化的一大阻碍。上述问题急需相关领域人员提出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揭示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薄型发光装置。
依据本揭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发光装置包含电路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光学透明胶以及可透光膜片。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的一表面上。光学透明胶设置于电路板的所述表面,并且覆盖发光二极管。可透光膜片设置于光学透明胶远离电路板的一侧,且可透光膜片的硬度大于光学透明胶的硬度。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透光膜片的折射率大于光学透明胶的折射率。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透光膜片的材料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乙酸纤维素以及聚丙烯之中至少一者。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透光膜片远离光学透明胶的表面至电路板的距离小于1.5毫米。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发出蓝光。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还包括波长转换层,其设置于可透光膜片远离光学透明胶的一侧,或是设置于光学透明胶与可透光膜片之间。波长转换层吸收部分蓝光而发出至少一不同于蓝光的波长光线。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层包含主峰波长在黄色光谱范围内的第一波长转换物质。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层包含主峰波长在绿色光谱范围内的第二波长转换物质以及主峰波长在红色光谱范围内的第三波长转换物质。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芯片、次毫米发光二极管芯片、微型发光二极管芯片或发光二极管封装。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还包括第四波长转换物质,其位于发光二极管上。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五波长转换物质,其分布于光学透明胶中或可透光膜片中。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透光膜片远离光学透明胶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光学图案群,其用于反射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一光学图案群包含多个反射图案。每一光学图案群的中心位置对应每一发光二极管,且位于光学图案群内的反射图案的尺寸沿着远离光学图案群的中心位置由大到小排列。
于本揭示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反射图案的材料包含氧化铝、氮化硼、微细发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钛以及二氧化硅之中至少一者。
依据本揭示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任一发光装置。
综上所述,本揭示的发光装置以光学透明胶与可透光膜片来取代发光二极管封装的透镜,借此减小发光装置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使本揭示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方式能更浅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为绘示依据本揭示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6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直播源合法性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