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无源拾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6897.8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刘昕;宋晓达;靳宝全;王云才;田振东;郭凌龙;张建国;王东;高妍;张明江;白清;张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R2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赵江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装置 | ||
1.一种矿用无源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第一光纤耦合器(2)、延迟光纤(3)、第二光纤耦合器(4)、1×N光开关(5)、铠装光缆(6)、多个拾音探头(7)、平衡光电探测器(15)、FPGA处理模块(16)、采集卡(17)以及上位机(18);
其中,激光器(1)发出的光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第一输入端输入,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光信号直接进入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光信号经延迟光纤(3)后进入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第二输入端,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输出端经1×N光开关(5)与铠装光缆(6)连接,多个拾音探头(7)分别串联在铠装光缆(6)的多路传感光路中;
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分别与平衡光电探测器(15)的输入端IN1、IN2相接;所述平衡光电探测器(15)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顺次连接FPGA处理模块(16)与上位机(18),另一路顺次连接采集卡(17)与上位机(18);所述FPGA处理模块(16)对平衡光电探测器(15)探测的交流干涉信号进行FFT变换及累加平均处理后发送给上位机,所述采集卡(17)用于将采集到的时域信号发送给上位机(18),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所述FPGA处理模块(16)和采集卡(17)发送的信号,进行振动位置解调、报警和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显示及数据储存;
拾音探头(7)包括壳体(27)、第一法兰接口(19)、第二法兰接口(20)、固定柱(24)、振动膜片(25)、传感光纤(26)、多个支撑点(30)以及支撑面(31),所述壳体(27)顶部开口;所述固定柱(24)固定设置在壳体(27)底部,所述支撑面(31)贴合设置在所述固定柱(24)外侧,并通过卡扣与所述固定柱(24)固定连接,所述振动膜片(25)通过多个所述支撑点(30)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面(31)外侧,所述传感光纤(26)绕设在所述振动膜片(25)外侧并与所述振动膜片(25)紧密贴合,所述壳体(27)底部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固定柱(24)上的第二防震垫(32),所述壳体(27)顶部设置有第一防震垫(23)、所述壳体(27)顶部开口通过防水密封圈(22)和壳盖(21)密封;所述传感光纤(26)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法兰接口(19)和第二法兰接口(20)与所述铠装光缆(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无源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膜片(25)为弹性金属薄片,所述支撑面(31)和支撑点(30)为刚性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无源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30)为设置在所述振动膜片(25)和所述支撑面(31)之间的椭圆球,所述椭圆球的长轴的两个顶点分别固定在振动膜片(25)和支撑面(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无源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2)为3×3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4)为2×1光纤耦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68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