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鉴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7665.4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邹邹;杨丽侠;赵宝明;靳建伟;何昌辉;张衡;赵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梁勇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压器 旋入式 压力点 压力测量 压力校准 铜球 铜柱 对照表 动态校准装置 不确定度 低压力点 动态压力 静态检验 量值传递 敏感元件 原则选择 重复试验 自身性能 落锤 维护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一种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的鉴选方法,将静态检验合格的旋入式测压器安装在落锤动态校准装置上,在塑性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压力校准范围内,按照高、中、低压力点的原则选择3~5个压力点,每个压力点重复试验3‑5次,当测压器在压力校准范围内的塑性压力测量值相对偏差的标准偏差小于0.5%,且该测压器在压力校准范围内的各压力点上塑性压力测量值与对应压力点上的平均塑性压力测量值相对偏差小于1%,则该测压器为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本发明减少14.5cm3旋入式测压器自身性能差对铜球/铜柱动态压力对照表不确定度造成的影响,维护测压器量值传递链的稳定性,为该技术领域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炮膛压塑性压力测量的动态校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用于火炮膛压测量的塑性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动态压力对照表编制的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的鉴选。
背景技术
我国火炮膛压塑性测压的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校准试验是在落锤动态校准装置上进行试验,由多路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标准压力测试系统,测试压力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压力Pm,在压力源同一截面相对位置上安装14.5cm3旋入式测压器,14.5cm3旋入式测压器内的敏感元件—铜球/铜柱接受相同的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h,变形量与所承受压力之间通过数学处理编制压力对照表,实现对测压敏感元件的压力校准。
以电测法作为约定真值的比对式动态校准方法,可实现塑性测压法与电测法测试压力峰值的互转,并可通过压电传感器溯源到ISO国际压力基准。因此,动态校准已被美、英、北约等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是国际膛压检测校准技术的主流。
塑性测压器由铜球/铜柱、测压器组成,测压器的性能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特别是压力越高,影响越大,有资料报道,压力大于500MPa,测压器对测压结果的误差占到总误差的2/3,而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的是编制塑性测压器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标准压力对照表的载体,因此,14.5cm3标准旋入式测压器的性能对塑性测压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压力校准及编制的压力对照表的精准性对有极大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落锤动态校准装置所采用的14.5cm3旋入式测压器没有进行过鉴选,仅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加工制成,经过静态检验合格后直接安装在落锤动态校准装置上对塑性敏感元件进行动态压力校准,14.5cm3旋入式测压器自身性能差异带来的不确定度不明确,并且将14.5cm3旋入式测压器自身的不确定度直接分配到了塑性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动态压力对照表中,难以满足塑性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标准动态压力对照表的高精度要求。
现有文献的旋入式测压器是指在枪上使用的膛压测量器具,放入式测压器是在火炮中使用的膛压测量器具,其分级鉴选方法均是在枪或火炮上实现的,采用的平均统计相对偏差判据方法没有考虑到测压器本身性能差异对压力测量稳定性的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铜柱/铜球塑性压力测量值偏差及压力测量稳定性控制的14.5cm3旋入式测压器鉴选方法。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说明如下:一种14.5cm3旋入式标准测压器鉴选方法,随机选用一组14.5cm3旋入式测压器在落锤动态校准装置上进行鉴选试验,在塑性敏感元件——铜球/铜柱的压力校准范围内,按照高、中、低压力点的原则选择3~5个压力点,每个压力点重复试验3-5次,当某14.5cm3旋入式测压器的塑性压力测量值与平均压力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则该14.5cm3旋入式测压器为标准旋入式测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7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极管式电离真空计和压力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力传感器动态灵敏度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