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8570.4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隧道 移动式 喷雾 隔热 灭火 水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公路隧道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系统,包括两个导轨以及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装置,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装置包括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机构、动力单元和监控机构,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机构用于喷射水雾形成水幕进行灭火,动力单元用于驱动安放平台在金属导轨上做往复运动;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摄像电源、电源控制按钮、监控显示器,摄像头用于拍摄隧道内的通行车况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监控显示器,监控显示器实时显示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本发明可以对隧道内起火车辆在喷射水喷雾进行灭火的同时,还能在起火车辆与非起火车辆之间喷洒形成多道水幕墙,可以对非着火车辆起到隔热保护并能喷洒水雾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隧道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隧道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国道主干线的大型长公路隧道以及一些城市的跨海和过江隧道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我国国道主干线交通命脉的“咽喉”路段和城市的交通枢纽,这些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严重阻塞交通或交通“大动脉”畅通,特别是在这类隧道发生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火灾时,起火燃烧猛烈,火焰温度高达1000℃以上,高温火焰在剧烈燃烧时会产生强烈的热辐射,短时间内就可能引发周围大面积范围内车辆的着火或行程“火烧连营”的惨剧,整个隧道长距离范围内高温烟雾弥漫,很快造成隧道内的大面积拥堵,给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带来巨大的困难,最终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虽然现在很多的长隧道内配备了消防灭火设施,但由于配备数量有限且灭火剂种类单一,很多化学危险品车辆的着火燃烧在依靠现有的隧道内灭火设施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抑制或扑灭,且单靠灭火措施很难阻挡周围车辆受到的强辐射热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公路隧道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隧道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系统,包括两个平行且水平布置在公路隧道两侧壁上的导轨以及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装置,其中:
移动式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装置包括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机构、动力单元和监控机构;
水喷雾隔热灭火水幕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水幕网架、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消防电机;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驱动平台、两个从动平台、两个驱动支杆和两个从动支杆,两个驱动平台相对布置且两个驱动平台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导轨上,两个从动平台相对布置且两个从动平台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导轨上,两个驱动支杆均竖直布置且两个驱动支杆底端分别与两个驱动平台连接,其中一个驱动支杆上设有总配水管,两个从动支杆均竖直布置且两个从动支杆底端分别与两个从动平台连接;水幕网架与驱动支杆、从动支杆连接并可随着驱动支杆、从动支杆的移动而移动,水幕网架用于喷射水雾进行隔热灭火,总配水管顶端与水幕网架连通用于为水幕网架提供消防用水;消防水池注有消防用水,消防水泵通过水管与消防水池连接,消防水泵通过供水管、消防给水管与总配水管连通,消防水泵由消防电机驱动,消防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
动力单元包括两个动力机构,两个动力机构分别与两个驱动平台连接并分别驱动两个驱动平台在两个导轨上移动,动力机构与外部电源连接;
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摄像电源、电源控制按钮、监控显示器,摄像头通过摄像支架安装在一个驱动平台上,摄像头用于拍摄隧道内的通行车况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监控显示器,摄像电源为摄像头供电,电源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摄像电源与摄像头之间的通断,监控显示器与外部电源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8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洞隧道单路分区接力补水管道干式水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阻化剂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