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香菇菌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9414.X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菇菌渣 制备 培养基料 栽培平菇 酵母菌 农作物秸秆 成分制备 池塘淤泥 发酵辅料 家畜粪便 去离子水 植物基料 草木灰 复合酶 木炭粉 平菇 尿素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香菇菌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植物基料、池塘淤泥、木炭粉、尿素、香菇菌渣、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草木灰、发酵辅料、复合酶、酵母菌、pH值调节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减少了香菇菌渣对环境的污染,显著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质量,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基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香菇菌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随着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大量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利用率还很低,造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费,有的还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环保有效地处理好菌渣,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香菇菌渣中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氨基酸、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是替代稻草的理想材料。近年来的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利用食用菌菌渣可作为口蘑栽培原料可行,不仅具有成本低廉,发菌速度快,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为菌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走出一条新途径,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
公告号为CN101508599B,公开了一种以木薯渣与醋渣为原料生产优质食用菌培养基的方法;通过将木薯渣与醋渣两种常见的发酵或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科学复配,作为生产优质食用菌培养基,能够应用于所有食用菌培养基的生产中。公开号为CN103880538A,公开了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培养基料由以下组分构成:泥炭、豆腐渣、柚子皮、西红柿秧、草木灰、磷酸二氢钾、尿素、石膏粉、生石灰和调节剂;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粉碎;(3)混合;(4)发酵;(5)装料。以上现有技术提供的以羊肚菌为培养基料,在传统培养基料的基础上,添加泥炭及多种废弃物,也用于菌丝生产。但是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腐生食用菌,现有常规栽培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具有成本高、发菌速度慢、生长周期长、发菌产量低、采菇期短等缺点,因此并不适合工业化推广生产。但是香菇可有效的避免以上缺点,并且起到更好的促进菌丝生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香菇菌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减少了香菇菌渣对环境的污染,显著提高了平菇的产量和质量,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易得、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香菇菌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基料15-20份、池塘淤泥6-10份、木炭粉11-15份、尿素7-14份、香菇菌渣15-19份、农作物秸秆8-13份、家畜粪便5-8份、草木灰6-9份、发酵辅料3-7份、复合酶3-5份、酵母菌4-6份、pH值调节剂2-4份和去离子水7-10份。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基料17-20份、池塘淤泥6-9份、木炭粉13-15份、尿素7-12份、香菇菌渣17-19份、农作物秸秆8-11份、家畜粪便6-8份、草木灰6-8份、发酵辅料4-7份、复合酶3-4份、酵母菌5-6份、pH值调节剂2-3份和去离子水7-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94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