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强塑性变形调控双相钢材料延韧性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0501.7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潘志驿;高波;赖庆全;陈雪飞;曹阳;李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8/00;C21D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塑性变形 调控 钢材 韧性 加工 方法 | ||
1.一种表面强塑性变形调控双相钢材料延韧性的加工方法,包含:均匀化、第一次临界区淬火、轧制、表面喷丸处理以及第二次临界区淬火五步工序,其特征在于:采用轧制加表面喷丸处理的方法,利用表面和心部应变量大小差异,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形成形貌及分布不同的双相组织,从而制得的双相钢可以兼得表层韧性和心部强度,获得高强高韧双相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均匀化:对低碳钢钢坯在Ac3温度上100~200℃之间保温1~2h后取出水淬至室温;
第二步,第一次临界区淬火:在Ac1~Ac3温度之间保温5~10min后取出水淬,保温温度范围在750~860℃之间;
第三步,冷轧:在室温下进行轧制,轧制下压量为40%~80%;
第四步,表面喷丸处理:对冷轧后的样品进行RASP处理;
第五步,第二次临界区淬火:在Ac1~Ac3温度之间保温1~3min后取出水淬;
对轧制后的样品进行RASP处理,采用的喷丸直径1~2mm,喷丸速度40~80m/s,喷丸时间10~60min;
所述的双相钢为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强塑性变形调控双相钢材料延韧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均匀化所采用的材料为低碳钢,所采用的温度在保温温度范围在900~11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强塑性变形调控双相钢材料延韧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在室温下进行,轧制下压量为6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强塑性变形调控双相钢材料延韧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临界区淬火保温温度范围在760~86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05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