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酿酒酵母菌KMLY1-2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90752.5 申请日: 201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8949597B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巩效伟;罗义勇;朱东来;赵伟;韩熠;刀娅;李寿波;李廷华;洪鎏;张霞;陈永宽;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8 分类号: C12N1/18;C12N1/02;C12P17/10;C12R1/865
代理公司: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代理人: 任文娟;陈有业
地址: 650231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酿酒 酵母菌 kmly1 及其 分离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酿酒酵母菌KMLY1‑2,其微生物学分类命名为酿酒酵母菌KMLY1‑2,拉丁文学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KMLY1‑2,已于2018年7月6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M 2018457。本发明从馒头酵子中分离得到的酿酒酵母菌KMLY1‑2,其发酵提取物具有特殊香气,加入卷烟产品中,具有增加烟香、柔和烟气,增加细腻性,降低刺激性,明显改善烟气质的作用,适合卷烟和新型烟草制品加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酿酒酵母菌KMLY1-2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加香加料是卷烟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是完善产品风格的决定性因素和提高卷烟香气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烟用香料按来源分为三类,即来自非烟草的天然植物香精油、浸膏等;来自非烟草的天然植物香料,如从各种植物的花、果实、根、茎、叶中提取的精油浸膏、酊剂等;人工合成的香料,如醇、醛、酮等单体香料。按香料生产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即采用各种分离手段直接从烟草或其它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香料和采用化学反应合成的香料。目前,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直接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虽然生产操作简单,但存在改善卷烟抽吸效果不明显等缺点;采用化学合成的香料,虽然生产过程易于控制,但也存在香气单调、不自然等缺点。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生物法生产香料的工作已取得了很多进展。微生物种类丰富,长期以来人们利用纯培养技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调研和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在科技研究及生物产业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搜集、保存各种微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的不断丰富将为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色醇(Tryptophol,TOL),广泛存在于葡萄酒和啤酒等饮料中,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吲哚衍生物。第一,TOL具有促进睡眠作用。动物实验表明,TOL能够促进小鼠睡眠,将注射TOL剂量由200mg/Kg提高至400mg/Kg时,小鼠开始入睡时间由2.8min缩短到1.4min,小鼠睡眠持续时间由4.2min延长至14.4min。第二,TOL具有抑制病原真菌生长作用。植物内生真菌可以通过产生TOL以提高植物对其他病原真菌的抵抗力,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第三,TOL是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ndole-3-acetateacid,IAA)的重要前体物质,植物通过储备TOL作为合成IAA的原料库,以备植物生长所需。第四,TOL和苯乙醇作为信号分子调控 flo11基因表达,从而实现酵母菌由单细胞向菌丝体转变。

生物体中色醇主要有2条合成路径。其一为:色氨酸→吲哚-3-丙酮酸→吲哚 -3-乙醛→色醇,此即吲哚丙酮酸途径;其二为:以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4-磷酸赤藓糖为起始底物,经莽草酸途径生成分枝酸,分枝酸经几步酶促反应生成色氨酸,色氨酸经吲哚丙酮酸途径合成色醇,此为从头合成途径。

利用微生物对香原料进行发酵,可以增加传统提取香原料中多种香气物质的含量,提升香气丰富性。产香微生物,即能够产生具有芳香气味物质的微生物。目前,已经得到应用的产香微生物主要包括生香活性干酵母(生香ADY)、假丝酵母、乳酸菌、黑曲霉等。但是应用到卷烟和新型烟草制品中的微生物还很少,而且增香效果也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高产色醇的食源性酿酒酵母菌KMLY1-2,其是从山东菏泽采取馒头酵子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性质和利用26SrDNA通用引物NL1(5′-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和 NL4(5′-GGTCCGTGTTTCAAGACGG-3′)扩增该微生物的D1/D2区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其属于酿酒酵母菌,微生物学分类命名为酿酒酵母菌KMLY1-2(拉丁文学名:Saccharomycescerevisiae.KMLY1-2),已于2018年7月6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M)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M2018457,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0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