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273.7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扬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9/16;A61K31/7056;A61K47/02;A61K47/36;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唑 凝胶微球 储备液 海藻酸钠溶液 氯化钙溶液 滴入 制备 蒸馏水溶解 磁力搅拌 药物控释 包埋率 滴头 底液 胶凝 稀释 配置 针剂 冲洗 配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分别配制PBS缓冲溶液、氯化钙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病毒唑储备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本发明的产品药物控释效果好,包埋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缓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物在人体服用后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范围,称为药物的疗效窗。如果低于这个浓度范围,药物将因为浓度太小而无法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浓度范围,药物将会对身体及组织产生毒害。普通药物在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后,药物的浓度达到峰值时,往往超过了毒性浓度水平而产生毒副作用;在一段时间以后又因为身体的代谢作用而使药物的浓度迅速降低,很快下降到疗效浓度以下,无法继续发挥作用,病人需要不断服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样不仅浪费了药物,而且毒副作用强,疗效差。病毒唑是一种嘌呤核苷类似物,因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活性强、临床应用广泛、毒副反应较少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病毒唑其普通片每天服用3~4次,血药浓度波动较大。
而采用药物缓、控制释放体系给药时,活性部位药物的浓度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恒定于疗效窗口之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药物可能恒速释放或周期释放,也可能受外界环境作用而引起释放。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缓释制剂,但是仍然没有有效的病毒唑缓释制剂。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控释效果好的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PBS缓冲溶液;
(2)配制浓度为0.5-1.5%的氯化钙溶液;
(3)配制浓度为1-3%的海藻酸钠溶液;
(4)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
(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PBS缓冲溶液由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PBS缓冲溶液中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的质量比为1:(35-50):(10-15):1。
进一步的,所述PBS缓冲溶液的PH值为2-4,在该范围内,药物释放缓慢,可持续8h以上,大于该PH值,微球溶胀性能差。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氯化钙溶液浓度为1%,钙离子浓度影响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速度,随Ca2+浓度的增加,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减缓,Ca2+浓度不得低于0.02 mol/L,否则制备的凝胶小球硬度小,在制备和冲洗中难以保持完整的球形,小球互相粘连。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海藻酸钠浓度过高会导致溶液过粘,不利于滴制法的进行,而浓度过低将会导致液滴形状不规则。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6)中微球用PBS缓冲溶液冲洗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扬,未经李清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