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514.8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家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54;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模具 转动轴 筒体 纤维管 出液管 容纳腔 离心成型装置 进料管 送液管 体内 成型工艺 驱动机构 筒体底端 纤维浆液 旋转接头 轴承设置 上端 内外壁 轴承座 穿出 废液 内壁 排出 分隔 叠加 靠拢 纤维 相通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机架上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盖,盖上设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管;筒体内设有多孔模具,多孔模具的两端分别与盖和筒体内的底部相连,多孔模具将筒体分隔成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筒体底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位于机架上的轴承座内;第一容纳腔与位于筒体底部内的送液管相连,送液管与位于转动轴内的出液管相连,且出液管穿出转动轴;转动轴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进料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旋转接头,本发明的纤维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废液则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排出,能生产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管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纤维管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内外模的真空抽滤成型,主要是将含有纤维的浆料送入模具中,在经过抽滤的作用使浆料吸附在模具的内表面,液体则通过模具的孔过滤,这样的工艺制备的纤维管内表面粗糙不平,且结构疏松强度低;或是将模具浸入浆料池中,利用泵的吸力将纤维吸附在模具外表面,而液体则通过模具的孔被过滤,此方法制备的纤维管外表面也同样粗糙不平,壁厚不均匀,同时存在物料在浆料池中残留而造成的浪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加工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筒体、盖、进料管、多孔模具、转动轴、轴承、轴承座、送液管、出液管、驱动机构和旋转接头;所述机架上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盖,盖上设有与筒体相通的进料管;所述筒体内设有多孔模具,多孔模具的两端分别与盖和筒体内的底部相连,上述多孔模具将筒体分隔成了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筒体底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位于机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第一容纳腔与位于筒体底部内的送液管相连,送液管与位于转动轴内的出液管相连,且出液管穿出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进料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旋转接头。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下端通过支撑辊设置在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横向设置在机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V带轮和V带;两个所述V带轮分别设置在转动轴和电机的转轴上,且两个V带轮通过V带相连。
一种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纤维与粘结剂按照1:30~1:200的质量比例加入搅拌器中,并加入分散剂进行高速搅拌分散形成纤维浆液;
(2)纤维浆液通过进料管注入到多孔模具内部;
(3)电机开启,电机驱动筒体进行旋转,使得多孔模具内部的纤维浆液产生离心力;
(4)筒体旋转一定时间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纤维浆液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而废液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挤出,并通过送液管和出液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纤维为矿物纤维、玻璃纤维、硅酸铝纤维、高铝纤维、含锆纤维、多晶莫来石纤维、氧化铝纤维、可溶性生物降解纤维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粘结剂或水玻璃、硅溶胶、铝溶胶、锆溶胶、磷酸盐等无机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纤维管卧式离心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能通过电机驱动筒体旋转,使得纤维浆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多孔模具靠拢,纤维逐步叠加在多孔模具内壁上形成纤维管,废液则通过多孔模具上的孔排出,能生产出内外壁厚均匀,表面光滑的纤维管,较好的满足实际的生产加工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光无声胶带基膜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橡胶加热板成型机及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