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暖生活两用炉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573.5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平;黄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7/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暖 生活 两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采暖生活两用炉,包括生活进水管(3)、第一换热器(2)、生活出水管(31)、采暖回水管(4)及采暖出水管(41),前述生活进水管(3)的出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进水端连接,前述生活出水管(31)的进水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出水端连接,前述采暖回水管(4)的出水端与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进水端连接,前述采暖出水管(41)的进水端与前述第一换热器(2)的第二出水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两用炉还包括第二换热器(6),前述的采暖出水管(41)和生活出水管(31)分别通过前述的第二换热器(6)实现再次换热,并且,所述生活出水管(31)上设有三通电磁阀(61),该三通电磁阀(6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换热器(6)及与第二换热器(6)并列连接的旁通管(62),所述生活出水管(31)上设有能检测旁通路出水端和第二换热器(6)热水端出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3),该温度传感器(63)与三通电磁阀(61)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出水管(31)的出水端上设有水龙头(44),所述的生活出水管(31)和生活进水管(3)之间连接有回流管(42),该回流管(42)上设有单向阀(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该两用炉还包括循环泵(1),该循环泵(1)包括电机(13)、与采暖回水管(4)连接的第一泵体(11)、与生活进水管(3)连接的第二泵体(12)、设于第一泵体(11)内的第一叶轮(111)及设于第二泵体(12)内的第二叶轮(121),前述的第一泵体(11)和第二泵体(12)分别设于电机(13)直线方向的两侧,前述电机(13)的输出轴(131)一端与第一叶轮(111)驱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叶轮(121)能离合的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该两用炉上设有电控箱(100),该电控箱(100)与循环泵(1)、三通电磁阀均控制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3)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箱(100)信号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换热器(6)为板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2)包括均呈S形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及设于第一腔体外的换热翅片(25),前述的第一腔体套接于第二腔体外壁,前述的第二腔体包括两端的第二管接头(23)和连接于第二管接头(23)之间的第二连接管(24),所述的第二连接管(24)外壁成型有扰流槽(241)而使第二连接管(24)的内壁形成扰流凸部(2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两端的第一管接头(21)及连接于第一管接头(21)之间的第一连接管(22),前述第一连接管(22)的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第二连接管(24)的轴向焊接于第一连接管(22)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生活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槽(241)的内凹面呈椭球面或球面状。
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一种采暖生活两用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冬季使用时,循环泵(1)为采暖回水管(4)提供循环动力,采暖回水在第一换热器(2)被加热后,由采暖出水管(41)流经第二换热器(6)后供给给室内采暖设备,为房间供暖,冷却后回流到采暖回水管(4)继续流入第一换热器(2)进行加热;
生活热水循环预热时,三通电磁阀(61)将旁通管(62)路打开,生活出水不流经第二换热器(6),生活水经过第一换热器(2)被循环加热,达到预设温度时停止循环预热;
当使用生活热水时,热水直接从生活出水管(31)流出,当温度传感器(63)检测到出水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要求时,三通电磁阀(61)启动将旁通管(62)路关闭,生活出水流经第二换热器(6)进行再次换热,然后再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5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腔体换热器及具有该双腔体换热器的两用炉
- 下一篇:伞杆及电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