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910.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效华;黄效龙;刘洁;黄效谦;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10 | 分类号: | D01F2/10;D01F1/10;B01J13/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徐海鹏 |
地址: | 266011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微胶囊 纤维素纤维 智能调温 微胶囊 纤维 耐热性 穿着过程 纯纺织物 粒径均匀 微胶囊壁 制备工艺 壁厚比 结晶焓 熔融焓 调温 囊壁 制备 纺织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微胶囊含量5‑7%,纤维熔融焓值≥12.5J/g,结晶焓值≥16.5 J/g,纤维纯纺织物焓值≥12000J/m2。本发明制备的调温微胶囊,囊壁较厚,粒径均匀,壁厚比常规微胶囊壁厚度提升80‑200%左右,微胶囊焓值较高达450kj/kg,耐热性350℃以上,制成的纺织品在穿着过程中,微胶囊不易损坏,调温性能持续时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素纤维及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CN200610157441.8 ,公开了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调温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通过提供一种以纤维素纤维为基材,以亲水性相变储能材料微囊为功能性添加成分的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调温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这种调温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具有双向温度调节作用的新型纤维。它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贮存于纤维内部,或放出纤维中贮存的热量,在纤维周围形成温度基本恒定的微气候,从而实现温度调节功能。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微囊,由于对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微囊化,使得该材料不易泄漏,同时提高了相变材料的比表面,因而热稳定性及调温效果好。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由于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提高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比表面积,造成微胶囊粒径过小,在包覆过程中,为了提高胶囊的调温效果,只能将囊壁变薄,这样当利用该微胶囊的制成的纺织品使用时,微胶囊容易破损,造成囊芯成份容易泄露,纺织品使用时间变短。且该方法,只适用于细旦纤维,对于粗旦纤维而言,由于微胶囊的粒径较小,胶囊焓值较低,造成制备的纤维的调温效果较差。
同时,由于在纤维制备换批次过程中,在制备细旦或者常规纤维过程时,由于一般采用纺前注射设备将制备的微胶囊材料注入纺丝液中,在对纺前注射设备进行清洗时,为了达到质量的要求,需要对路采用清水冲洗3-5次,大量浪费水资源,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及制备工艺,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提高智能调温纤维中加入智能调温胶囊的囊壁厚度。
2、降低换批过程中,工艺设备的清洗难度。
3、提高智能调温纤维素的焓值,进一步提高纤维的调温能力。
4、纤维制备过程中提高制备的微胶囊囊壁厚度,焓值和耐热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微胶囊含量5-7%,纤维熔融焓值≥12.5J/g,结晶焓值≥16.5 J/g,纤维纯纺织物焓值≥12000J/m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智能调温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调温微胶囊制备
1、反应液A制备:
将硬脂酰乳酸钙和乙醇混合,完全溶解后,加入壳聚糖升温至70-80℃,500r/min乳化30-50min,混合均匀后,加入P123和Tween20的乳化剂混合物,1000-1200r/min分散均匀,1-2℃/min降温至50-55℃,逐滴加入乳清蛋白,1000r/min乳化搅拌,至滴加完成,制成反应液A。
所述硬脂酰乳酸钙和乙醇的液比为1:5;所述P123和Tween20的用量比为3:1;所述乙醇的浓度为65-70%;所述壳聚糖的加入量与硬脂酰乳酸钙的加入量比为1:2-3;所述乳清蛋白的加入量为所述壳聚糖加入量的2-4倍。
2、反应液B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