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胆道探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176.X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底座 转换器 探查 胆道探查 地连接 可拆卸 可旋转 皮下 延伸 管道结构 上下贯穿 上开口 断端 肝管 外设 微创 封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道探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皮下转换器和探查管道,所述皮下转换器由底座和可旋转盖组成,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上下贯穿的管道结构且由底座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可旋转盖安装在底座远离所述连接杆向外延伸部分的一侧,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连接杆的上开口;所述探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向外延伸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外设左肝管断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操作便捷、简单且微创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道探查装置。
背景技术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病,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中最为复杂且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指结石同时分布在左右两侧肝叶而且受累的肝段中有两个以上肝胆管结石。现有技术中,治疗这类结石需要通过解剖性肝切除彻底清除局部胆管内的结石、切除狭窄胆管和萎缩纤维化的肝脏组织,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具有结石残留率高、复发率高和再手术率高等缺陷。经皮窦道胆道镜取石、内窥镜肝内胆管取石、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是目前广泛被应用于残留性、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常用技术手段,然而,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缺点:探查通道不稳定、费用高和/或有创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微创且可重复利用的胆道探查装置,本发明装置尤其适用于构建经左肝管胆道的预防性构建永久性胆道探查通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胆道探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皮下转换器和探查管道,所述皮下转换器由底座和可旋转盖组成,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上下贯穿的管道结构且由底座的内部向外延伸;所述可旋转盖安装在底座远离所述连接杆向外延伸部分的一侧,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连接杆的上开口;
所述探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向外延伸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外设左肝管断端。
进一步地,所述探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向外延伸部分通过丝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皮下转换器由聚缩醛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可旋转盖通过卡扣与底座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皮下转换器通过3D打印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探查管道为医用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探查管道内径为6~11mm。
进一步地,所述探查管道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探查管道的长度为55~65cm,优选为6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方案的胆道探查装置(胆道探查器),本发明通过皮下转换器和探查管道构建胆道探查器,通过胆道探查器于机体皮下组织和左肝管之间预防性构建永久性胆道探查通道,操作简单,无需增加额外手术范围,使用时,只需从局麻下行皮肤小切口,找到皮下转换器,行胆道镜探查即可,操作便捷、简单且微创。本发明方案的胆道探查装置经左肝管构建胆道探查通道,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胆道镜置入方式;本发明方案装置的探查途径可反复应用,为患者节约费用;接近于自然管道探查,从而为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胆道探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皮下转换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胆道探查装置体内植入时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底座;12、可旋转盖;13、连接杆;2、探查管道;31、左肝管断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勇,未经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