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638.8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王舒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雄齐苏堂中医门诊部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10;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组合物 祛痘 制备 清热解毒 应用 疔疮 消散 痤疮 原料重量份 粉碎过筛 面部皮肤 配方配比 热毒壅滞 当归 炒苍术 原料药 拔毒 白芷 黄柏 混匀 连翘 升麻 银花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连翘30~100份、银花30~100份、黄柏(彝药名:硕奢)30~100份、拔毒散(彝药名:喏支齐)30~100份、升麻30~100份、白芷30~100份、当归30~100份和炒苍术30~100份。制备方法是将配方配比的各原料药粉碎过筛混匀得到。应用为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清热解毒和消散疔疮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认为粉刺、痤疮多由热毒壅滞于面部皮肤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为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彝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皮损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痤疮分为3度、4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较多的炎性丘疹或脓疱;4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症状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原料重量份的连翘30~100份、银花30~100份、黄柏(彝药名:硕奢)30~100份、拔毒散(彝药名:喏支齐)30~100份、升麻30~100份、白芷30~100份、当归30~100份和炒苍术30~100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将配方配比的各原料药粉碎过筛混匀得到。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祛痘消痤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清热解毒和消散疔疮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认为粉刺、痤疮多由热毒壅滞于面部皮肤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为主。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散结,银花入肺胃,可清解上焦之热毒;拔毒散清热解毒,为痈疮疔毒之要药;黄柏清泻下焦之热,使湿热之毒从小便而除;升麻、白芷清热解毒,除风燥湿,解毒散结,善清上焦之火毒;当归解毒活血,化痰利湿散结;配升麻消肿止痛而疮疡易消除。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雄齐苏堂中医门诊部,未经楚雄齐苏堂中医门诊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