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641.X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卫芬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形装置 胶盘 术后恢复 承接 底端 卡板 腰椎 固定装置 伸缩杆 背板 铰接 同步移动 医疗设备 移动条板 左右两侧 导向槽 可调节 上表面 限位板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与承接胶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接胶盘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的底端铰接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卡板另一侧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承接胶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承接胶盘一侧的中部开设有主导向槽。该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通过伸缩杆的作用,使伸缩杆带动移动条板进行同步移动,从而对禁锢带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节,在使禁锢带的水平位置具备可调节功能的同时,使禁锢带可以适用于不同肩宽的治疗者,进一步提高了矫形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腰椎:椎体较大,棘突板状水平伸向后方,相邻棘突间间隙宽,可作腰椎穿刺用,关节突关节面呈矢状位,人体有五个腰椎,每一个腰椎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附件组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极大的增加了腰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病的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老化以后,弹性降低,在某种因素下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压出来,压迫刺激周围神经根血管,而出现痛麻等症,发病时腰部呈撕裂样剧痛,曲膝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活动或咳嗽,喷嚏,均可是疼痛加剧,并沿坐骨神经走行路线向腿部放射,明显受限病程较长的患者,下肢有放射痛合并麻木。
在进行腰椎病治疗时,常需要使用腰椎矫形装置进行辅助治疗,因常见的腰椎矫形装置不具有对固定带进行便捷式调节的功能,导致腰椎矫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强,极大的降低了腰椎矫形装置使用过程的实用性,常见的腰椎矫形装置为腰椎矫形器,是通过矫形板的相互作用力对腰椎施力,从而进行矫形工作,因矫形板设计简单,矫形强度不可调,在降低矫形装置矫形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腰椎病的辅助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具备使矫形装置的固定带具有便捷式调节的功能,对矫形板的矫形强度进行有效调节的结构等优点,解决了因常见的腰椎矫形装置不具有对固定带进行便捷式调节的功能,导致腰椎矫形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强,极大的降低了腰椎矫形装置使用过程的实用性,常见的腰椎矫形装置为腰椎矫形器,是通过矫形板的相互作用力对腰椎施力,从而进行矫形工作,因矫形板设计简单,矫形强度不可调,在降低矫形装置矫形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腰椎病的辅助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使矫形装置的固定带具有便捷式调节的功能,对矫形板的矫形强度进行有效调节的结构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腰椎椎病人术后恢复的矫形装置,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与承接胶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接胶盘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的底端铰接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卡板另一侧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承接胶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承接胶盘一侧的中部开设有主导向槽,所述承接胶盘的顶部且位于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从导向槽,所述承接胶盘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条板,所述移动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管,所述移动条板远离承接胶盘中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禁锢带,所述禁锢带的一端且位于承接胶盘的正面与带长调节器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条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固定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的底端与承接胶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隔板所述带长调节器外壳的底部与腹板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腹板的中部与背板的中部均开设有透气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卫芬,未经陈卫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6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