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3747.X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全友;赵松和;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新达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B35/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套管 回收 装置 | ||
1.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依次共中心线相连的第一缸筒、中间体、第二缸筒,活塞杆共中心线地穿置于前三者内,活塞杆的两端共中心线地设有依次与第一缸筒、第二缸筒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第二活塞;
中间体上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一缸筒处沿中间体周向间隔地开有与第一缸筒的有杆腔相通的进气道、出气道,进气道内设有用以控制套管气进入第一缸筒的有杆腔的第一止回阀,出气道内设有用以控制第一缸筒的有杆腔内的套管气排出的第二止回阀;
中间体上在位置上对应于第二缸筒处开有与第二缸筒的有杆腔相通的平衡气道,平衡气道远离第二缸筒的有杆腔的那侧设有确保大气与第二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空气过滤器;
第一缸筒远离中间体的那端、第二缸筒远离中间体的那端之间按跨接连通方式设有球阀、用以控制油井内的原油流入输油管网内的第三止回阀,球阀、第三止回阀依次连通;
球阀靠近中间体且两者的中心线相平行,球阀的阀杆上接有与阀杆共中心线、伸向中间体、圆形的接杆,接杆上远离阀杆的那侧设有与接杆共中心线的齿轮;
中间体在位置上与球阀相对应处开有供齿轮和接杆插入的插孔,插孔为沉孔且其外侧敞口位于中间体靠近球阀的相应侧;
中间体内在位置上与插孔的内段相对应处穿置与中间体滑动配合的推杆,推杆的中心线与活塞杆的中心线相平行,推杆的两端分别从中间体内等距离地伸出;
中间体内在位置上分别与推杆的中部和插孔的内段相对应处沿其轴向设置与插孔的内段相通、条形的穿孔;
推杆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齿条,齿条的规格使得其上的齿伸进插孔的内段;
接杆上远离阀杆的那端经插孔落座在中间体内,齿轮置于插孔的内段且与齿条相啮合,穿孔的轴向长度确保齿条沿穿孔往复移动时,推杆的相应端得以进入中间体内;
本装置工作时,第一活塞向着靠近中间体的方向移动,第二活塞向着第二缸筒远离中间体的那端移动,当第一活塞推动推杆,推杆带动齿条沿穿孔向着靠近第二活塞的方向移动,齿条驱动齿轮、接杆、阀杆正向转动,使得第一活塞与中间体之间呈接触状态、推杆与第二活塞相远离的那端进入中间体内、球阀处于开启状态;或:
第二活塞向着靠近中间体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塞向着第一缸筒远离中间体的那端移动,当第二活塞推动推杆,推杆带动齿条沿穿孔向着靠近第一活塞的方向移动,齿条驱动齿轮、接杆、阀杆反向转动,使得第二活塞与中间体之间呈接触状态、推杆与第一活塞相远离的那端进入中间体内、球阀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体内设有若干与其共中心线、用以密封活塞杆外壁的第一Y型密封圈;
中间体内还设有若干与其中心线相平行、用以密封推杆外壁的第二Y型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动力套管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采用环状气阀,第三止回阀采用弹簧式止回阀或升降式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新达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新达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7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