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770.9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25/07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层 第二基板 第一基板 固定基板 焊料层 微显示 红光LED芯片 蓝光LED芯片 绿光LED芯片 透明导电层 阴电极 芯片 垂直结构 共阴控制 顺序连接 显示屏幕 分辨率 绝缘 下层 制作 上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包括固定基板、第一基板、垂直结构的LED芯片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设于固定基板上,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电路层,每个电路层之间相互绝缘,电路层的下层与固定基板连接,LED芯片包括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每颗LED芯片按顺序连接在一个电路层的上层上;第二基板上依次设有透明导电层和焊料层,所述焊料层连接在LED芯片的阴电极上。本发明通过焊料层和透明导电层将第二基板连接在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的阴电极上,实现LED芯片的共阴控制,可以缩小芯片与芯片之间的间距,提升LED器件和显示屏幕的分辨率。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ED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在照明、显示等领域应用广泛。LED显示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全球迅速兴起,并得到了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后,LED显示屏的技术和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LED显示屏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显示媒体,它是利用红、绿、蓝三色发光二极管点阵模块或像素单元组成的平面式显示屏幕,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性价比高、组态灵活、色彩丰富等特点。为提高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就必须减少红、绿、蓝三色LED芯片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单位面积上的像素点尽量的增加。
图1是现有RGB显示LED器件的示意图,现有的RGB显示LED器件采用正装LED芯片作为光源,需要通过打线来将LED芯片的电流引到固定基板上,由于金线占用了一部分的空间,使得LED芯片间的间距较大,从而增加了RGB显示LED器件的体积,进而降低LED显示屏的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LED芯片间的间距小,每颗LED芯片可以分开进行单独控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的制作方法,减少LED芯片间的间距,使每颗LED芯片可以分开进行单独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包括:
固定基板;
设于固定基板上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多个电路层,所述电路层包括上层、下层以及贯穿第一基板并连接上层和下层的连接层,每个电路层之间相互绝缘,其中,电路层的下层与固定基板连接;
垂直结构的LED芯片,LED芯片包括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每颗LED芯片按顺序连接在一个电路层的上层上;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依次设有透明导电层和焊料层,所述焊料层连接在LED芯片的阴电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蓝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红光LED芯片的结构相同,其中,蓝光LED芯片包括支撑层,依次设于支撑层上的焊接金属层、扩散阻挡层、金属反射层、第一欧姆接触层、外延层和第二欧姆接触层,其中,第二欧姆接触层为蓝光LED芯片的阴电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基板为透明基板。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微显示LED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多个电路层,所述电路层包括上层、下层以及贯穿第一基板并连接上层和下层的连接层;
将垂直结构的红光LED芯片、绿光LED芯片和蓝光LED芯片按顺序连接在电路层上;
在第二基板上依次形成透明导电层和焊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