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4545.7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毅豪;施琪;陈本要;王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汝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碳氮 污水处理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池、调节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厌氧池和曝气膜池、鼓风机、污泥池、除磷剂添加装置、碳源添加装置和控制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a).固体物质截留和除磷;b).降解和/或反硝化反应;c).好氧反应;d).厌氧反应;e).水位控制;f).污泥排出和清液回流;g).水体消毒和排出。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当COD含量较低时,水解酸化池只进行难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当污水中COD含量较高时,水解酸化池还利用好氧池、曝气膜池返回的溶液作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得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对高、低碳氮比的污水均可进行较为彻底的净化处理,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根据检测的污水中的COD含量来控制硝化污水是否回流以及是否加入碳源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污水中普遍呈现氨氮浓度过高,COD浓度变化大,范围从100mg/L到1000mg/L不等,不能满足合适的碳氮比,所以导致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甚微。污水生物脱氮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三个过程。其中,氨化、硝化需要曝气提供适合的条件将有机氮、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能量消耗巨大。同时,反硝化过程需要为反硝化菌提供充足的有机物使硝态氮转化为氮气。本发明基于以上所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实现低、高碳氮比的污水生物脱氮处理系统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根据检测的污水中的COD含量来控制硝化污水是否回流以及是否加入碳源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待处理污水依次流经的格栅池、调节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厌氧池和曝气膜池,以及鼓风机、污泥池、除磷剂添加装置、碳源添加装置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格栅池与调节沉淀池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对污水的COD含量进行测量的COD传感器,调节沉淀池、曝气膜池中均设置有对水位进行检测的探测头,控制器经检测线与COD传感器、探测头相连接;调节沉淀池中设置有将其中的污水提升至水解酸化池中的潜污泵,鼓风机经曝气管线与调节沉淀池、好氧池、曝气膜池相连接,以实现曝气,好氧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曝气膜池与水解酸化池之间均通过设置有输送泵的回流管线相通;除磷剂添加装置经管线与调节沉淀池和好氧池均相连通,以实现除磷剂的添加,碳源添加装置经管线与厌氧池相通,以实现碳源的添加;调节沉淀池、曝气膜池均通过污泥管线与污泥池相通,污泥池的上部经回流管线与水解酸化池相通,以实现污泥池中上层清液的回流;控制器经控制线对潜污泵、输送泵、除磷剂添加装置和碳源添加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滤除污水中杂物的格栅,调节沉淀池的前端设置有穿孔管,除磷添加装置将除磷剂添加至格栅池与调节沉淀池之间的管路中,以便除磷剂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充分混合并生成沉淀;潜污泵设置于调节沉淀池的1/3高度处;所述水解酸化池、好氧池和厌氧池中均悬挂有组合填料,组合填料的直径为150mm、间距为80mm。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在水解酸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为5~8h,在好氧池中的停留时间为8~12h,在厌氧池中的停留时间为2~4h,在曝气膜池中的停留时间为4~6h;曝气膜池中选用的污泥泥龄为25~35天。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水解酸化池、厌氧池中均设置有防止污泥沉降、使进水与污泥充分混合和接触的搅拌装置;鼓风机在实现调节沉淀池、好氧池和曝气膜池曝气、为微生物提供氧气的同时,也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和接触。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消毒池和设置于曝气膜池中的水泵,水泵将曝气膜池的产水抽至消毒池中,杀死水中的病原菌和微生物后再排入受纳水体。
本发明的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汝常,未经戚汝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4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