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除油清洗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5365.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科创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6 | 分类号: | C23G5/06;C23G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3242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油清洗剂 轴承 清洗剂 清洗 酸雾 无机固体颗粒 油酸三乙醇胺 表面调整剂 表面活性剂 酸雾抑制剂 酸洗缓蚀剂 清洗过程 清洗效率 去离子水 人体安全 杀菌能力 污渍 环保性 缓蚀剂 抗菌剂 乳化剂 重量份 地被 制备 溶解 储存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除油清洗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表面活性剂50‑65份、抗菌剂23‑37份、无机固体颗粒13‑25份、缓蚀剂12‑19份、酸雾抑制剂6‑13份、油酸三乙醇胺2‑8份、表面调整剂2‑6份、酸洗缓蚀剂3‑9份、乳化剂5‑9份、去离子水73‑85份;本发明制得的轴承除油清洗剂,能迅速溶解污渍,提高本轴承除油清洗剂的清洗效率,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少量的清洗剂即可快速地清洗轴承,清洗剂的清洗速度快,且不会浪费清洗剂,不会产生酸雾,对人体安全,环保性好,杀菌能力稳定,在生产、储存、使用和清洗过程中不产生有毒物质,能较快地被清洗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清洗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除油清洗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的清洗是确保轴承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由于轴承的零部件及成品在机械加工、热处理及装配过程中,其内部和表面都沾着许多油脂和污垢,若不清洗干净,将会影响各工序和产品质量。
目前,轴承行业传统的方法是使用石油类溶剂,用煤油、汽油来清洗轴承,这不但存在石油原料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石油类溶剂燃点低,极易引发火灾,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和皮肤也易造成伤害。而使用金属清洗剂进行清洗,虽然金属清洗剂是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合成的一种表面去污剂,它能去油、去污,使工件表面清洁干爽,但是,其成本较高,性能不够稳定,配制过程繁琐,易于产生酸雾,导致环境污染,对使用者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种适用于轴承清洗、达到轴承产品技术要求的轴承专用清洗剂,成为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除油清洗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除油清洗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表面活性剂50-65份、抗菌剂23-37份、无机固体颗粒13-25份、缓蚀剂12-19份、酸雾抑制剂6-13份、油酸三乙醇胺2-8份、表面调整剂2-6份、酸洗缓蚀剂3-9份、乳化剂5-9份、去离子水73-8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表面活性剂55-60份、抗菌剂28-32份、无机固体颗粒17-21份、缓蚀剂14-16份、酸雾抑制剂8-11份、油酸三乙醇胺4-6份、表面调整剂3-5份、酸洗缓蚀剂5-7份、乳化剂6-8份、去离子水75-80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表面活性剂58份、抗菌剂30份、无机固体颗粒19份、缓蚀剂15份、酸雾抑制剂9份、油酸三乙醇胺5份、表面调整剂4份、酸洗缓蚀剂6份、乳化剂7份、去离子水78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醚磷酸酯、聚碳酸酯和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相结合,三者配比为3:3:5。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剂为受阻酚类交联剂和亚磷酸酯类交联剂相结合,二者配比为2:1。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机固体颗粒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钛、高岭土、滑石、碳酸钙、氧化锌和云母的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无机固体颗粒的粒度为约10至约30微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蚀剂选自乌洛托品、苯丙三氮唑、三乙醇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酸雾抑制剂包括二邻甲苯硫脲25%、淀粉20%、食盐30%、糊精20%和皂角粉5%,按重量百分比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乳化剂为OP-10乳化剂。
基于所述轴承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科创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衢州科创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5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