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变调度间隔的ISAR成像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5713.4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缮;黎爱琼;廖可非;牛耀;冯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周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变 调度 间隔 isar 成像 资源 自适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调度间隔的ISAR成像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法,涉及雷达自适应成像技术领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雷达资源的时间利用率,包括如下步骤:(1)初始化参数;(2)雷达对所有目标成像任务进行特征认知;(3)建立目标成像任务雷达资源调度算法优化模型;(4)加入目标成像任务;(5)确定调度间隔时间长度;(6)进行调度预处理;(7)对目标成像任务请求链表进行排序;(8)进行资源调度;(9)完成对目标成像任务的成像;(10)完成自适应资源调度处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能够更充分利用雷达资源,合理地安排待执行的目标成像任务,提高雷达的时间利用率和调度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自适应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变调度间隔的ISAR成像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下,对目标的连续观测成像可以转化为随机稀疏观测成像,并在稀疏孔径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目标ISAR像,这为将成像任务需求纳入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模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陈怡君等人针对多目标成像任务资源调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孔径ISAR成像的雷达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33(4):171-176),在保证达到期望成像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雷达时间资源的利用率;孟迪等人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出了《基于脉冲交错的ISAR成像雷达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2):25-31),在时间与能量资源双重约束下对雷达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优化脉冲交错实现方法,显著提高了雷达资源利用率。然而,这些算法大都是基于固定长度调度间隔的自适应调度算法,在每个调度间隔中完成对目标成像任务的调度之后,其调度间隔末尾仍然会存在较多的空闲时间,即不能充分利用雷达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调度间隔定义为中心计算机控制调度程序执行雷达事件的时间长度,只有再调度程序运行时,排列在调度间隔内的雷达事件才会被执行。调度间隔时长的选取可由雷达系统的处理能力决定或者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雷达任务确定。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资源的时间利用率,可将其应用到雷达成像资源调度当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雷达资源的时间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变调度间隔的ISAR成像资源自适应调度方法,将原本固定的调度间隔时间设为可变,根据目标成像任务请求的重要性安排待执行的雷达事件顺序,并根据雷达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自适应地调整调度间隔的时间长度,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参数,设置雷达发射信号载频,信号带宽和信号脉冲重复频率;
(2)雷达对所有目标成像任务进行特征认知,具体分步骤如下:
1)雷达对目标成像任务发送少量脉冲并分别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
根据回波反馈信息,利用传统雷达常规算法确定雷达到目标的距离目标速度雷达与目标飞行方向的夹角而第k个目标相对于雷达的优先级Pk可根据目标的距离目标速度雷达与目标飞行方向的夹角等参数加权得到;
式中,ωa,ωb,ωc表示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ωa,ωb,ωc≥0,且ωa+ωb+ωc=1;
2)根据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息获得第k个目标成像任务的粗分辨率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5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