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5757.7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海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27/00;B24B29/02;B24B41/00;B24B55/00;B24B55/02;B24B55/06;B24B5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杆 下端 减震板 抛光液 水箱 汽车零部件加工 打磨装置 密封滑动 侧连接 喷淋管 支撑座 工作台 伸进 减震 资源利用率 内部设置 清洗操作 水箱内壁 装置结构 喷淋盘 箱内壁 上端 机罩 涂抹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下端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水箱内壁密封滑动设置的第一减震板,第一支杆的下端伸进水箱内并与第一减震板的上侧连接,水箱的下侧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下端设置有抛光液箱,抛光液箱内壁密封滑动设置有第二减震板,第二支杆的下端伸进抛光液箱的内部并与第二减震板的上侧连接,机罩的内部上端还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淋盘,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直接利用压力就可以完成清洗操作和涂抹抛光液,不会增加加工的成本,并且对对装置进行减震,资源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铸件是指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用于汽车制造的零部件。
汽车铸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铸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加工定位以及外观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铸件进行毛刺打磨抛光越来越重要。不论是人工打磨还是机器打磨,通常都采用摩擦的方式将铸件上的毛刺粗略清理一遍,再在铸件表面涂上抛光液后,进行精抛,使铸件表面更加具有光泽。铸件毛刺在经过粗略清理后,铸件的表面上会粘上一部分铁屑,需要清理铁屑后,才能在铸件表面涂上抛光液,较为费时费力。现在的打磨装置都是增加单独的水箱和抛光液箱,并采用水泵进行喷淋,达到清洗和涂抹抛光液的目的,这种结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加工的成本,而且并没有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侧设置有机罩,工作台的上侧还设置有夹持机构,防护罩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粗磨盘,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精磨盘,工作台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水箱内壁密封滑动设置的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支杆的下端伸进水箱内并与第一减震板的上侧连接,水箱的下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下端设置有抛光液箱,所述抛光液箱内壁密封滑动设置有第二减震板,第二支杆的下端伸进抛光液箱的内部并与第二减震板的上侧连接,机罩的内部上端还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淋盘,水箱的右侧下端设置有与喷淋管连接的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抛光液箱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与喷淋管连接的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上侧外周设置有三个夹持座,所述三个夹持座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座的下侧外周设置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下端与工作台抵触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粗磨盘、精磨盘和喷淋盘的水平方向位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粗磨盘、精磨盘和喷淋盘的水平方向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与三个夹持座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外侧均设置有隔音罩,所述隔音罩上穿设有若干导热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罩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罩,所述导热杆的外端与散热罩连接,所述散热罩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海,未经王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5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