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矿物油再生资源化处置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5877.7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品;剧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715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物油 再生资源 处置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矿物油再生资源化处置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将废矿物油经泵送至预处理罐,进行沉降、脱水,分离出轻油和水份;经预处理后的原料从预处理罐中下部出料,送至蒸馏塔蒸馏,物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返回塔内,蒸馏塔内气相组分经冷凝、气液分离后进入产品缓冲罐内;产品缓冲罐内物料经泵送至精制塔进行精制;预处理罐底部物料与过滤滤渣收集起来,与蒸馏塔塔底重质渣油、高粘稠类废油脂经螺旋输送至热脱附釜内处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规模化处理多种类废润滑油的问题,可操作性强,工艺流程简单,重质油脂及高粘稠油脂深度资源化,降低残渣产生量,大大降低后续处置企业的运行成本,残渣含油率可低至1%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矿物油再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矿物油再生资源化处置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废矿物油主要来自工业的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及废导热油,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废机油,以及油田开采、炼制产生的废油等。废矿物油泄露、随意丢弃或处置不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巨大污染,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危废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的科学合理处置一直是广泛研究的热点。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制造业以及汽车用量的迅猛增加,废矿物油的产量也突飞猛涨,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国废矿物油产生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传统的处置工艺如硫酸—白土法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和大量的次生危废,已被国家明令禁止,而溶剂精制工艺流程长,溶剂选择受限且损失大、再生困难,加氢精制无法确保原料来源稳定,且对操作水平要求高,投资大,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废矿物油再生工艺的选择。
与国外废矿物油的处置模式比较,其收集、处置独立化经营,确保处置规模化、集中化,大多数采用加氢精制路线,但并不符合我国现状,目前我国针对废矿物油处理主要集中在预处理、蒸馏、絮凝或溶剂精制等方向。
由于废矿物油产生量持续增涨,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回用价值,因此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环保和批量化处理废矿物油的新工艺技术,同时避免带来二次污染和次生危废,是废润滑油再生研究的重点领域。
专利号200710054227.4 一种废润滑油的再生方法,采用自然沉降脱除杂质、常减压蒸馏、后经短程蒸馏和精制工序,得到再生后的润滑油。该方法无酸渣排放,但自然沉降过程产生的残渣并未得到合理处置,同时在沉降过程中需要添加助剂,在破坏油品成分的同时增加二次危废,对再生产品性能有一定影响,同时二次危废额外增加运行成本,给企业带来负担。
专利号201711148279.8 一种废润滑油的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后将废润滑油分为清油和浓油,浓油返回原料罐,清油依次经脱色、二级减压蒸馏后得到再生产品。该方法处置过程采用2级加热,热能损失大,所用陶瓷过滤器易堵塞,同时浓油返回原料罐,造成原料罐底部浓油累积,无法充分利用,影响系统连续化、平稳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矿物油再生资源化处置的工艺方法,该工艺适用于多种废润滑油的处置,包括重质油脂,在不产生二次危废的同时使其资源化,减小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利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矿物油再生资源化处置的工艺方法,步骤如下:
(1)将废矿物油经泵送至预处理罐,进行沉降、脱水,预处理罐顶设置真空系统,真空度为20-100 kPa,塔顶温度为60-80℃,分离出低沸物和水分;所述步骤(1)中低沸物为油水混合物和C3以下不凝气体;
(2)经预处理后的原料从预处理罐中下部出料,依次经泵、双筒过滤器后送至蒸馏塔蒸馏,蒸馏塔塔底物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返回塔内,蒸馏塔内气相组分经冷凝、气液分离后进入产品缓冲罐内;所述步骤(2)中加热炉初期以天然气为热量来源,待有不凝气产生后,以不凝气作为热源;
(3)产品缓冲罐内物料经泵送至精制塔进行精制,经精制塔后得到再生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5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