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氟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6180.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忆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忆依 |
主分类号: | C01G49/10 | 分类号: | C01G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99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化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氟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高纯硫酸亚铁晶体溶解到纯水中,溶解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尿素,升温搅拌反应,降温至温度为5‑15℃,然后在此温度下,搅拌加入双氧水和氢氟酸溶液反应,采用酒精洗涤得到结晶体;将结晶体加入葡萄糖酸铁饱和溶液中,然后在搅拌下冷却降温,过滤,采用酒精洗涤后烘干得到固体颗粒;将得到的固体颗粒放入辊道炉内煅烧,煅烧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升温段、保温段和降温段,将出炉后的物料经过气流粉碎后筛分得到三氟化铁正极材料。本专利能够制备球型无团聚的三氟化铁正极材料,通过包覆在烧结过程避免大颗粒的生成,同时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锂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氟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氟化铁,浅绿色斜方晶系结晶。密度3.52g/cm3。熔点1000℃。在1000℃升华。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碱,不溶于醇、醚、苯。由无水氢氟酸或氟与三氯化铁反应制得。亦可由氧化铁在高温下与氟化氢气体反应制得。作氟化剂,防止铸铁铸造时出砂现眼。用作氙-氟化合物的催化剂,燃烧速率控制的催化剂,芳构化、脱烷基化和聚合的催化剂。亦用于阻燃聚合物,陶瓷器。
三氟化铁正极材料以其高容量、高电压且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氟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球型无团聚的三氟化铁正极材料,通过包覆在烧结过程避免大颗粒的生成,同时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氟化铁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为以下步骤:
(1)将高纯硫酸亚铁晶体溶解到纯水中,放入密封的反应釜内,搅拌溶解完全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尿素,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温度为95-15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8小时;
(2)将反应后的物料降温至温度为5-15℃,然后在此温度下,搅拌加入双氧水和氢氟酸溶液,维持反应过程的pH为2-2.5,加料完毕后过滤,采用酒精洗涤得到结晶体;
(3)将结晶体加入温度为5-10℃的葡萄糖酸铁饱和溶液中,然后在搅拌下冷却至温度为-5℃到5℃,过滤,采用酒精洗涤后烘干得到固体颗粒;
(4)将得到的固体颗粒放入辊道炉内煅烧,煅烧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升温段、保温段和降温段,升温段的升温速率为50-60℃/h,保温段温度为550-600℃,保温时间为4-5小时,降温段降温至物料温度小于50℃后出炉;
(5)将出炉后的物料经过气流粉碎后筛分得到三氟化铁正极材料。
所述步骤(1)中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为1.5-2mol/L,硫酸亚铁溶液的pH为1-2.5,加入尿素使得反应终点的pH为5-6.5,搅拌反应的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
所述步骤(2)中双氧水和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4mol/L和6-8mol/L,双氧水、氢氟酸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0.52-0.55:3.05-3.1:1,加料时间为1-2小时,双氧水和氢氟酸溶液的摩尔流量比为1:6。
所述步骤(3)搅拌冷却时的搅拌速度为100-150r/min,冷却速度为1-2℃/h,烘干温度不高于120℃。
所述步骤(4)煅烧过程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升温段上方设置有排风口,维持炉内保温段的湿度小于2.5%,保温段的氧含量小于1ppm。
所述步骤(5)气流粉碎后采用分级轮进行分级后筛分,筛网目数位80-120目筛。
所述步骤(3)过滤后的葡萄糖酸铁溶液升温至5-10℃,再加入葡萄糖酸铁配制成饱和溶液待用。
所述步骤(2)和(3)的酒精洗涤废液分别经过精馏后得到的酒精,再返回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忆依,未经郑忆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6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