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手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6527.2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尚乐;董淑兰;夏中楠;蔡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04 | 分类号: | G0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13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弹簧 手柄 操作手柄 辅助弹簧 倒U型槽 铰接轴铰接 防护作用 辅助手柄 使用寿命 室内顶部 手柄转动 压缩行程 上端 回弹力 回复力 活塞杆 铰接轴 限位部 压缩力 手感 底端 缸筒 回转 铰接 腔室 下端 下压 预设 反馈 压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作手柄,包括:支座、手柄、气弹簧和辅助弹簧;手柄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支座铰接,手柄的下部设有腔室,腔室内顶部设有倒U型槽,气弹簧的缸筒上端抵在倒U型槽内,气弹簧的活塞杆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支座上,随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同时气弹簧被压缩后,辅助弹簧产生回弹力,以辅助手柄回转。通过辅助弹簧,可以在不改变气弹簧压缩力的基础上,增加手柄的回复力,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另外辅助弹簧随压缩行程增大会给操作者反馈一种下压到底的手感,不仅提高了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效果,还可减少操作手柄对限位部的冲击,进而起到防护作用,提高操作手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转向手柄结构大多是在气弹簧单独作用下,来支撑操作者下压的手柄以及操作者释放手柄时能支撑手柄自动回弹。
现有的气弹簧无法调节压缩力与伸展力,导致气弹簧控制压缩力时,手柄下压到底可能无法回弹,控制伸展力时,操作者下压手柄时会感觉手柄重,手柄下压到底时大多是机械限位结构,容易造成猛烈的撞击,不仅降低了手柄的使用寿命,还影响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手柄,以提高操作的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手柄,可以有效解决操作舒适性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手柄,包括:支座、手柄、气弹簧和辅助弹簧;所述手柄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顶部设有倒U型槽,所述气弹簧的缸筒上端抵在所述倒U型槽内,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支座上,随所述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同时所述气弹簧被压缩后,所述辅助弹簧产生回弹力,以辅助所述手柄回转。
优选地,所述辅助弹簧套设在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外,且可在所述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后,随所述气弹簧的伸展而伸展,压缩而压缩。
优选地,所述辅助弹簧位于所述气弹簧的缸筒上端的内顶部与所述气弹簧的活塞上部之间构成的空间内,在所述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后,所述辅助弹簧随所述气弹簧的伸展而伸展,压缩而压缩。
优选地,所述辅助弹簧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可在所述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后,分别与所述支座以及所述活塞杆接触抵紧。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手柄底部设有槽宽大于所述第一U型槽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铰接轴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一U型槽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U型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气弹簧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U型槽内,所述扭簧的两端可在所述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后,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接触抵紧。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手柄转动角度的限位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操作手柄,包括:支座、手柄、气弹簧和辅助弹簧;手柄的底端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支座铰接,手柄的下部设有腔室,腔室内顶部设有倒U型槽,气弹簧的缸筒上端抵在倒U型槽内,气弹簧的活塞杆下端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在支座上,随手柄转动预设角度,同时气弹簧被压缩后,辅助弹簧产生回弹力,以辅助手柄回转。通过辅助弹簧,可以在不改变气弹簧压缩力的基础上,增加手柄的回复力,可以降低气弹簧公称力及动态内阻的要求,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另外辅助弹簧随压缩行程增大会给操作者反馈一种下压到底的手感,不仅提高了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效果,还可减少操作手柄对限位部的冲击,进而起到防护作用,提高操作手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6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部分遮挡条件下的多峰MPPT方法
- 下一篇:多线式传输的穿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