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及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7273.6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径 流体 磁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β形路径流体磁化装置,流体在磁场内沿β形路径流动,所述β形路径由“1”形与“ξ”形路径串联组成,所述“ξ”形路径由若干个“S”形路径串联组成,所述装置包括顶盖(5)、外桶(6)、磁屏蔽体(3)、内桶(24)以及设置在内桶(24)内的磁化组件(2),所述磁屏蔽体(3)设置在内桶(24)与外桶(6)之间,并与外桶(6)固定、密封,所述内桶(24)置于磁屏蔽体(3)内并与其上下底固定;
所述磁化组件(2)固定在内桶(24)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有孔磁铁(22)和无孔磁铁(21),所述有孔磁铁(22)和无孔磁铁(21)间隔设置,并通过导流支架(23)进行隔离和固定;
所述内桶(24)与磁屏蔽体(3)之间形成“1”形路径磁化腔,所述有孔磁铁(22)和无孔磁铁(21)之间形成切割磁化腔(28),所述无孔磁铁(21)与内桶(24)之间形成顺磁磁化腔(29),所述有孔磁铁(22)的孔为孔中磁化腔(30),所述切割磁化腔(28)、顺磁磁化腔(29)与孔中磁化腔(30)形成“S”形磁化腔,多组“S”形磁化腔串联成“ξ”形磁化腔,所述“1”形路径磁化腔与“ξ”形磁化腔构成所述“β”形路径磁化腔;
所述顶盖(5)上设置有分流口(4),所述分流口(4)包括流入口(8)与流出口(9),所述“1”形路径磁化腔的一端通过流入管(27)与流入口(8)连接,另一端与“ξ”形磁化腔靠近内桶(24)筒底的一端连接构成“β”形路径磁化腔;所述内桶(24)上端设置有内盖(25),所述内盖(25)上方设置有流出管(26),所述流出管(26)的一端与流出口(9)连接,另一端与“ξ”形磁化腔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流体沿所述β形路径流动时流体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反复变化,所述β形路径平均磁场强度不小于3500G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与磁屏蔽体(3)之间构成沉淀隔磁腔(10),所述流入管(27)通过沉淀隔磁腔(10)与流入口(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体(3)包括导磁体(31)、隔离桶(32)以及密封胶(33),所述隔离桶(32)设置在内桶(24)外部且密封在导磁体(31)内部,所述隔离桶(32)与导磁体(31)之间,导磁体(31)与外桶(6)之间均填充密封胶(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孔磁铁(22)和无孔磁铁(21)均为强磁场永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孔磁铁(22)和无孔磁铁(21)表面均设有若干重防腐构造,所述多重防腐构造包括镀镍、镀环氧树脂、UV胶膜、树脂保护膜、防腐套中任意两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孔磁铁(22)、无孔磁铁(21)、内桶(24)以及外桶(6)设置为同心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β形路径流体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磁化腔(28)内平均磁场强度不小于3500G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72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极液体磁化器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节点水龄的二次加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