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及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8732.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玲;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能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善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3 | 代理人: | 罗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壳片 第一极 环形绝缘体 绝缘密封圈 环形开口 环形壳 极壳 壳体 叠片锂离子电池 扣式锂离子电池 扣式 弹性形变状态 锂离子电池 开口相对 扣式电池 第一端 端盖 空腔 内壁 套接 密封 覆盖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及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第一极壳,在第一环形壳片形成的环形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另一端为环形开口,第一环形壳片上第一环形壳片段的内径宽于第二环形壳片段的内径;第二极壳,在第二环形壳片形成的环形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另一端为环形开口;绝缘密封圈,第二环形壳片被套于第一环形绝缘体、第二环形绝缘体之间,第一极壳、第二极壳开口相对套接形成一密封的空腔,第一环形壳片段覆盖在第二环形绝缘体外,被绝缘密封圈包裹的第二环形壳片的环形开口抵在第一极壳的内壁上,在第一极壳、第二极壳作用下,绝缘密封圈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应用本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电池的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容量扣式电池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及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小体积的锂离子二次可充电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广,体积小的扣式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耳机等。
本发明人在进行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发现,提高扣式电池的容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及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应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扣式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一种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极壳,包括筒状的第一环形壳片,在所述第一环形壳片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另一端为环形开口,所述第一环形壳片上第一环形壳片段的内径宽于第二环形壳片段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壳片段的的厚度厚于所述第二环形壳片段的厚度,所述第一环形壳片段靠近所述第一极壳的环形开口,所述第二环形壳片段靠近所述第一端盖;
第二极壳,包括筒状的第二环形壳片,在所述第二环形壳片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另一端为环形开口;
绝缘密封圈,包括第一环形绝缘体、环绕在所述第一环形绝缘体外的第二环形绝缘体;
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第二环形壳片上,所述第二环形壳片被套于所述第一环形绝缘体、第二环形绝缘体之间,
所述第一极壳、第二极壳开口相对套接形成一密封的空腔,所述第一环形壳片段覆盖在所述第二环形绝缘体外,被所述绝缘密封圈包裹的所述第二环形壳片的环形开口抵在第二环形壳片段与第二环形壳片段之间的过渡连接段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极壳、第二极壳作用下,所述绝缘密封圈处于弹性形变状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
上述之任一所述的扣式锂离子电池壳体,
叠片锂离子电池,封装在所述第一极壳、第二极壳套接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叠片锂离子电池的两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扣式叠片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所述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
负极片,表面外形呈圆形,在所述负极片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进的第一负极缺口、以及径向向外超出所述负极片的圆形边缘向外伸出的第一负极伸出片,在所述第一负极伸出片的两表面为裸露的集流体,所述第一负极缺口的宽度宽于第一正极伸出片的宽度,
正极片,表面外形呈圆形,在所述正极片上分别设置有径向向内凹进的所述第一正极缺口、以及径向向外超出所述负极片的圆形边缘向外伸出的第一正极伸出片,在所述第一正极伸出片的两表面均为裸露的集流体基片,
各所述负极片、正极片相互层叠组成层叠体,在所述层叠体内,任意相邻的两所述负极片、正极片之间分别间隔有一隔膜层,
各所述第一负极缺口层叠正对,各所述第一负极伸出片层叠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能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能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7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