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0771.5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0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肖超;黄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郭春莉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料 钢筋连接 套筒 组份 制备 缓释型减水剂 复配 建筑材料领域 复合缓凝剂 复合膨胀剂 复合早强剂 体积稳定性 材料性能 材料用水 浆体硬化 去离子水 水分散液 保水剂 掺合料 干粉状 可调性 石墨烯 消泡剂 重量份 浆体 水泥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灌浆料由A、B两种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为干粉状,由以下材料复配得到:水泥350‑400份、掺合料80‑100份、砂450‑500份、保水剂0.04‑0.06份、消泡剂1‑1.5份、非缓释型减水剂6‑8份、复合膨胀剂35‑40份、复合早强剂5‑10份;B组份为溶液,由以下材料复配得到:缓释型减水剂0.5‑1份、复合缓凝剂40‑50份、石墨烯水分散液40‑60份、去离子水75‑95份,以重量份数计。其制备方法是将A、B组分按一定质量比例进行配料后,以一定的搅拌方法搅拌均匀后即得灌浆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具有材料性能可调性强、材料用水质量可靠、浆体流动性更好、浆体硬化后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更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一种由工程实践需要和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钢筋连接方式,尤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主要由带肋钢筋、套筒和灌浆料三部分组成。其连接原理是:带肋钢筋插入套筒后,向套筒内灌注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填充套筒与钢筋之间的间隙。因此,高性能的灌浆料是实现纵向连接的关键,其性能优劣对确保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一般为材料为组分及比例已经固定的干粉料,通过加水搅拌的方法进行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采用材料组分及比例已经固定的灌浆料,在用水量可调范围有限的情况下,灌浆料的性能例如流动性也基本固定,从而无法根据实际工程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灌浆料拌合用水品质对其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现有的用水方式并不科学,多根据施工现场便利性随意取水,拌合用水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管控。
综上所述,现有的灌浆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浆体流动性不理想的问题,其流动性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性能可调性好、拌合用水质量可靠、流动性更优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性能可调性差、拌合用水质量得不到保障及浆体流动性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可调性强、拌合用水质量可靠、浆体流动性更优的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由A、B两种组份组成;
其中,所述A组份由以下材料组成:水泥350-400份、掺合料80-100份、砂450-500份、保水剂0.04-0.06份、消泡剂1-1.5份、非缓释型减水剂6-8份、复合膨胀剂35-40份、复合早强剂5-10份,以重量份数计;
其中,所述B组份由以下材料组成:缓释型减水剂0.5-1份、复合缓凝剂40-50份、石墨烯水分散液40-60份、去离子水75-95份,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A组份为干粉状,B组份为溶液。
作为优选,所述A组份由以下材料组成:水泥370-380份、掺合料80-90份、砂460-480份、保水剂0.04-0.06份、消泡剂1.2-1.5份、非缓释型减水剂7-8份、复合膨胀剂35-40份、复合早强剂6-8份,以重量份数计。
所述的水泥由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2.5级硫铝酸盐水泥、62.5级高铝水泥按一定比例复配得到。其中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52.5级硫铝酸盐水泥、62.5级高铝水泥的质量比为(73-76):(14-16):(8-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0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