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0820.5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汝怡;黄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汝怡 |
主分类号: | A61K35/583 | 分类号: | A61K35/583;A61P17/02;A61P17/04;A61P3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毒虫叮咬 涂抹剂 料液比 溶剂 溶质 治疗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消炎 薄荷脑 抗过敏 质量比 甘油 解毒 血清 止痒 | ||
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包括体积比例为6:3:1的水、甘油、蛇血清组成的溶剂,以及按质量比为1:1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薄荷脑组成的溶质;所述溶质和溶剂的料液比为2‰,所述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具有解毒,抗过敏,止痒,消炎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
背景技术
无论是野外工作还是家居生活,被蚊虫、蜜蜂、蜈蚣等毒虫叮咬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麻烦。被毒虫叮咬后,奇痒无比,如不及时治疗,经手抓,发炎,红肿,斑疹,形成硬块疤痕。日常生活中以蚊虫叮咬最为常见,仅在黄山地区就有至少18种蚊子,其中常见的4种(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在叮咬后均会出现红肿,瘙痒,甚至局部发炎。同时像蚊虫、蜜蜂、蜈蚣等毒虫均是多种病原体的携带者,特别是儿童被叮咬后,由于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疾病。
目前对待蚊虫的叮咬普遍采用花露水等驱蚊剂,但是目前的驱蚊剂或其他蚊虫,毒虫涂抹剂基本含有四氟甲醚菊酯、除虫聚酯等,具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目前,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系列的发明,很大一部分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用中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22781.5)公开了一种治疗虫咬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黄柏30g、地骨皮25g、艾叶25g、茜草20g、黄牛尾根20g、薄荷草30g、50°—70°白酒500ml。该发明是由中草药配制而成,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且使用方便,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止血止痒之功效,是治疗治疗虫咬性皮炎的外用特效良药,经过临床病例验证,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0%。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736779.9)公开了一种治疗蚊叮虫咬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由大黄、黄连、丹皮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大黄2-10重量份、黄连2-10重量份、丹皮1-5重量份。该发明具有消炎作用,能快速缓解蚊虫叮咬导致的瘙痒、红斑等症状,同时兼具治疗湿热阻于皮肤所致湿疮的作用。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蛇的血清具有强力的解蛇毒作用[参考文献1~6]的同时,发现某些蛇血清对皮肤瘙痒发炎还具有止痒、消炎、镇痛的作用。发明人意图从蛇血清出发研制一种能够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
参考文献:[1]安徽省祁门县蛇伤医疗所,蛇血清抗五步蛇毒的实验研究,中草药通讯,10(3):35-36,1979;[2]黄接棠、任筱兰、腾国强,王锦蛇血清抗蛇毒有效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3(4)5~7,1982;[3]黄松、黄接棠,王锦蛇血清对尖吻蝮蛇毒的抑制作用。蛇志17(4):237~240,2005;[4]黄接棠、任筱兰、张梅、腾国强,尖吻蝮蛇血清的抗蛇毒作用。中国药理学报3(4):245~250;[5]黄松、黄接棠,乌梢蛇血清的抗出血因子—一个有前途的抗蛇毒药物原料,动物学报52(6):1113~1118,2006;[6]Ovadia M,KochvaE,MoavB.Lbid Apv;491(2):370,197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具有解毒,抗过敏,止痒,消炎的作用。
本发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包括体积比例为6:3:1的水、甘油、蛇血清组成的溶剂,以及按质量比为1:1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薄荷脑组成的溶质;所述溶质和溶剂的料液比为2‰,所述料液比的单位为g/ml,所述治疗毒虫叮咬的涂抹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所述甘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薄荷脑、水混合均匀,在水浴上加热至70℃,趁热加入所述蛇血清,搅拌均匀,制得药液;将所述药液置于58℃水浴中保温30min,取出,冷却,密封保存制得。
优选的,所述蛇血清的蛋白质含量在55~65mg/ml。
优选的,所述蛇血清的抗出血活性以抗尖吻蝮蛇毒的出血效价在300MHD/ML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汝怡,未经黄汝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0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肝纤维化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米水蛭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