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甲基异丁基醇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1068.6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保亮;唐国旗;向良玉;李宝芹;杨溢;彭晖;王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25 | 分类号: | B01J23/825;B01J23/889;C07C29/145;C07C3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甲基 丁基 催化剂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甲基异丁基醇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以催化剂总重为100份数计量,镍10~25份;镓改性的氧化铝载体75~90份;镓在氧化铝载体中的含量为0.5~5wt%;所述镓改性的氧化铝载体是将拟薄水铝石粉体成型为氧化铝载体,焙烧,再在氧化铝载体表面喷洒或浸渍可溶性镓盐,制得所述镓改性的氧化铝载体。本发明的催化剂稳定性好、低温下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制备甲基异丁基醇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甲基异丁基甲醇(又称4-甲基-2-戊醇,英文简称MIBC),是优良的中沸点溶剂,用于有机合成的原料,矿物浮选洗剂,如萃取硅和硫酸镍矿,还可用于刹车液,也用作染料、石油、橡胶、树脂、石蜡、硝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等的溶剂,用作硝化纤维素漆的惰性溶剂,可增加涂料的光泽和平整性,改进泛红性能,在润滑油添加剂制造中用作溶剂等。
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用作矿物浮选剂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前景。2013年,全球浮选剂消费量约10万t,销售额近2亿美元。北美是世界上消费浮选剂最多的地区,消费量预计在2.38万t,其次是南美地区,年消费量接近2万t。北美和东亚主要将浮选剂用于金属硫化物、煤和铁矿的生产,而南美则主要用于开采铜矿,其次是铅/锌/银矿。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出口煤,为达到目地国的环保要求,需要对煤进行浮选。甲基苯酚作为一种浮选剂,现仍在一些国家使用,但因其存在环保问题将会逐渐被淘汰。因此MIBC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近年来,甲基异丁基醇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价格也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甲基异丁基酮(英文简称MIBK)装置的不断建设,单纯生产MIBK的装置已经不具有盈利能力,大多装置处于停产或低负荷运行状态。业内人士开始寻找MIBK的下游产品以提高装置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产品就是MIBC,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中国专利CN 1325837A公开了一种酮加氢制备相应醇的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原料酮与加氢催化剂接触,与氢气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与原料酮碳原子数相同的醇。原料酮选自丙酮、甲基异丙酮、甲基异丁基酮,二异丁基酮,加氢催化剂组成为10~80%CuO、2~85%Al2O3、0.1~5.0%碱金属氧化物和0~60%Zn、Mg、Cr的氧化物或其混合物。反应温度为100~250℃,反应压力为常压~6.0MPa,进料的氢酮分子比1~6,进料酮的液时体积空速为0.2~5.0h-1。在实施例中,将100ml催化剂加入直径20mm的固定床反应器,甲基异丁基酮的液时体积空速为1.0h-1,氢酮比为5:1,反应温度180℃,压力2.0MPa,MIBK转化率89.4%,MIBC选择性为99.9%。
唐晓博考察了铜基催化剂在甲基异丁基酮加氢反应中的性能。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合成了CuO-ZnO体系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温度220℃、压力4MPa、空速0.6h-1,氢酮比15、还原温度270℃的条件下,使用铜锌摩尔比为1:3的CuO-ZnO催化剂,MIBK的转化率能达到99.7%,MIBC的选择性大于99%。
目前公开的铜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反应温度比较高,如何把反应温度降低下来将是发展趋势。铜基催化剂没有公开长时间考察稳定性,并且未见到工业化报道。研究催化剂的稳定性是催化剂能否工业化的决定性指标,MIBK工业化之前必须考察催化剂的稳定性。
童孟良使用骨架镍作为催化剂,液相加氢MIBK制备MIBC,得到最佳的骨架镍活化条件是碱液质量分数20.00%,活化温度90℃,活化时间3h;在105-115℃,氢气压力1.2MPa,搅拌转速1000r/min的条件下,MIBK转化率可以达到100%,MIBC收率为99%。但该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反应时间需50min左右,操作较为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