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01271.3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顾昕钰;丁伊;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4/06;H04W4/40;H04W28/04;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理位置 动态 资源 选择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整个区域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地理区域,每个所述地理区域的最长对角线的距离应小于车辆通信距离;
获取每一所述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和地理位置,根据所述车辆密度和地理位置,对所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所述地理区域进行聚类,包括:
S10,第一轮聚类时将每一所述地理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类与类之间的特征距离等于地理区域间的特征距离,按照下式计算地理区域间的特征距离:
其中,dij是地理区域i和地理区域j之间的特征距离,deni和denj分别是地理区域i和地理区域j的车辆密度;denmax是所有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的最大值;denmin是所有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的最小值;disij是地理区域i的中心到地理区域j的中心的直线地理距离;dismin是所有地理区域间直线距离的最小值;w1和w2分别为车辆密度和地理距离方面的权值,二者相加为1;q为约束系数,取值范围为(0.7,1);
S11,计算出类与类之间的特征距离之后,选择两个特征距离最小的类合并成一类,完成第一轮聚类;
S12,更新聚成的类到其他类的特征距离,再选择两个特征距离最小的类合并成为一类;
S13,重复步骤S12,直到将要合并成的类中存在两个地理区域的最小直线地理距离小于两倍通信距离,此时放弃合并,输出现有聚类结果;
聚类后将每一个类映射到一个子资源池上,形成从所述地理区域到子资源池的多对一映射;
根据聚类后的每一类的车辆密度,调整对应的子资源池的大小;
将所述多对一映射的映射关系信息和调整后的对应的子资源池划分信息广播至VU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聚类后的每一类的车辆密度,调整对应的子资源池的大小,包括步骤:
S20,按照下式计算出各个类中的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的最大值:
denmaxk=max(denk1,denk2,denk3,……)
k={1,2,3,4,…,M};
denmaxk表示第k类中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的最大值,第k类中各个地理区域的车辆密度分别为denk1,denk1,denk3……,M表示聚类结果中类的个数,也是子资源池总数;
步骤S21,根据计算出的最大值按比例调整对应的子资源池的大小,第k类对应子资源池大小按下式计算:
Rk表示第k类对应子资源池所占子帧数目,Ttotal表示资源池全部子帧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动态资源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车辆密度的变化,每隔预设时长T重新进行聚类并调整子资源池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2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